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中小学生上学多早为宜?

时间:2006/12/20|

阅读量:1482|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作者:李薇 唐葳 周敏 来源:金羊网
 

  早起晚睡 深圳中学生成为最忙最累群体之一

  中学

生睡眠不足 学校作息时间或将调整 注意力难集中困扰深圳中学生

    你赞成推迟孩子上学时间吗?

  南山实验小学让学生及其家长投票决定上学时间的做法,似乎能化解各方争拗 

  长期以来,深圳中小学生上学之早、与父母上班时间脱节一直是热议的话题。深圳市人大代表杜小宜曾将推迟学生上课时间的建议提交到人大会议讨论。

  最近,罗湖区螺岭外国语学校将上午上学时间从原来的7时30分推迟到了8时20分。南山实验学校也开始通过网络投票征询意见,拟出台推迟学生上学时间的计划。

  上学赶早这个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是否应该因应深圳人的生活方式来一个改变?推迟入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么?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各种声音。 

7时30分,学校的大门打开了

上学路上填饱肚子,是少小读书郎的真实写照

  

  目击最早起的一群人

  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除了公交司机、清洁工等特殊工种,中小学生应该算是城市中最早起的一群人了。

  学生们说上学太早

  为了采访上学的小学生,记者特地起了个早。早上7时半前,记者来到福田区的石厦小学门口。石厦小学位于石厦北片区的许多住宅楼中间。在这个很大的小区,在这个时间段,除了穿着校服、扎堆上学的孩子们的身影,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和车辆,一切都静悄悄的,大部分成年人一天的生活还没有开始。

  7时30分,学校的大门准时打开,学生们三三两两走进校门。记者注意到,绝大部分孩子没有大人陪送,他们或三五成群或者独自来到学校。

  在离学校大门不远的一个便利店门口,记者和三个小女孩聊了起来。她们都是三年级的学生,正坐在店门口的台阶上吃着汉堡、肉丸子。一个小姑娘告诉记者,学校7时30分开门,要求学生必须在7时50分前到校。所以她们一般都在上学的路上边走边吃早饭,吃完正好可以进校门了。另一个小姑娘说,爸爸妈妈只负责把她叫起来,但来不及做早饭,她就买着吃。三个小女孩都觉得上学的时间太早。自己起床来上学时,父母都还没起床,自己吃不上热腾腾的早饭,每天要靠买路边的早点充饥。

  一位拉着爷爷的手来到学校的小男孩,一边走一边揉眼睛。他爷爷对记者说,孙子才上二年级,每天都由他负责接送。现在天冷了,早上要喊上好多遍孩子才肯起床。当记者问孩子的父母怎么没有过来送孩子,这位爷爷笑了起来:“他们晚上睡得晚,这时候还没起床呢,比孩子起得还晚!”

  记者在20分钟的时间里先后问了十几个步履匆匆的学生,大半的孩子告诉记者,学校要求到校的时间太早了。而所谓的“早”,在他们看来就是父母没有自己起得早,每天被“Morningcall”叫起时,自己还睡眼惺忪哩!也有一小部分孩子认为现在学校的作息时间挺好,主要是因为习惯了。

  在学校门口,记者也见到了数目不多的送孩子上学的父母。有一半家长认为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过早,另有一半的家长觉得现在的作息时间挺合适。据了解,能来送孩子上学的父母,要么是上班时间比较早,要么是自由职业。所以,他们对孩子上学时间的看法,不需要考虑自己上班时间这个因素。

  校长说没必要延后

  早上7时50分,在福田区荔园小学门口,记者见到了读小学二年级的云云。她一手牵着外婆,一手拿着牛奶。看记者跟外婆聊天,她笑眯眯地看着,精神状态不错。云云的外婆告诉记者,孩子每天早上7时一刻起床,15分钟穿衣洗脸,15分钟吃早餐,然后花15分钟送到学校。如果因为孩子赖床或者其他事情耽搁一点时间,就得把早餐带在路上吃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虽然有人表示也希望孩子能多睡一会,但是所有人都对这个时间段上课表示理解,家长们的理由是利于时间的安排。

  开着车送孩子上学的刘先生在银行上班,8时半到银行上班。而孩子8时上学,正好方便他送完孩子后再驱车20分钟前往工作地点,衔接刚刚好。

  记者在校门口发现,送孩子来学校的家长中三成是老人。孙子读三年纪的陈大爷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都是他和老伴送孩子,因为儿子、儿媳都是9时上班,送完孩子后还有半个小时就浪费了,不如在家多休息半小时。陈大爷送完孙子之后,还可以到荔枝公园走走,锻炼身体。

  学生们赶早到校的场景,对于要和学生们同时入校的老师来说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石厦小学一名早上值勤的老师对记者说:“尽管老师遵守学校规定要比学生自觉,但依据我个人的看法,还是早了点。学校要求老师比孩子还要早一点到校。学生们是按片区入学的,而我们老师住的地方就有近有远了。按照现在的作息时间,我们早上出门都是小区里最早的,虽然习惯了,但是感觉对家庭的照顾少了点。”

  荔园小学副校长师琦表示,作为一座南方城市,深圳昼长夜短的日子比较少,天亮得也较早,没有必要把时间往后调整。“上午的精神状态是相对较好的,从11时开始,老师和孩子们会逐渐进入一个精神疲惫期。如果上课时间退后,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会缩短,对教与学都没有益处。”校长还提到,8时上学更利于避开交通高峰期。“家长大都集中在8时半至9时上班,8时前赶到学校有利于家长的时间安排。”

  投票来决定上学时间

  面对网络、社会上对中小学校调整上学时间的呼声,南山实验学校最近制定了三套新的作息时间方案,征询学生和家长们的意见。学校校办的黄薇部长告诉记者,关于作息时间调整的问题,学校校长和老师们经过反复研究后决定暂时在小学部运作,先征询意见再决定下一步的做法。

  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据介绍,南山实验小学目前要求学生到校时间是7时40分,上午安排了四节课,下午两节。第一种新的作息方案是:把到校的时间推迟20分钟,8时到校,上下午的课程安排不变;第二种方案,给孩子一定的选择度。如果在家用餐的学生到校时间为8时20分,在学校用餐的到校时间为8时;第三种方案变化最大,早上入学时间被推迟40分钟,8时20分到校,上午安排三节课,下午上三节课。

  11月27日,校方将这三套方案放到了学校的网站上,供学生和家长进行投票。截至12月7日,也就是投票截止日的下午,记者登录网站看到的投票结果显示,选择第三种方案的人最多,总共有1459票,占到了总票数的40.759%;选第一种方案的也有1437票,仅比第三种方案少了22票。除此之外,赞同第二种方案的票数占总投票数的16.676%,同意现行方案的票数最少,仅占7.43%。

  黄部长告诉记者,学校搞这样一个投票,是为了充分征询各方面的意见。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任何方案都没有对错之分,学校寻找的是一个相对合理和科学的作息时间。

  家长学生意见不一

  在南山实验学校关于作息时间调整的投票帖子上,记者看到了几百条相关的评论。大部分投票的家长偏好一号方案,希望推迟入学时间,但只要微调即可;而学生们更追捧三号方案,好多学生在留言里流露出对三号方案的热烈期盼。

  一位学生家长在发言中这么说到,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早上多睡一会,方案一的到校时间已经足够满足要求了。早上的时间宝贵,孩子还是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对于一部分家长来说,早上推迟20分钟入学,可以让早上的时间显得充裕很多,既兼顾了传统的课程安排方式,也让孩子没有忘记一个“早”字。对于他们来说,入学的时间还是以保证孩子的学习效率、效果和健康成长为前提,和父母上班时间冲突这个因素是不能违背这个最重要的前提的。

  对于投票的学生来说,需要考虑的事情似乎没有家长那么多,早上起床不犯困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所以学生们投票时发表的评论也带着那么一丝理直气壮的语气:“支持方案三!”

  还有一些家长另辟蹊径,提出冬夏季节采用不同入学时间的方法。马同学的家长在评论里这样写到:冬天天亮得晚,天气比较冷,应该多睡会儿。夏天天亮得早,天气比较热,醒得比较早,早点上学比较合适。

  何时上学不搞一刀切

  南山实验学校校长李先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时间问题一直是热议的话题。各种声音、意见层出不穷。我们觉得,许多时候,话语权是被社会影响力较高的一小部分人掌握着,而学生家长们来自各个阶层,各种背景的都有,我们选用投票的方式,就是希望用这种最贴近学生的方式得到一个相对公平的方案。如果一切顺利,该方案将在明年1月1日实施。”

  南山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周新森告诉记者,上学时间的问题,教育局并没有明确规定,各学校只要保证学生在校每天6节课时、每课时45分钟,其他的时间都可以自己设定。“当然,目前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上学时间,集中在上午7时30分至7时50分这个时间段,比起深圳成年人的上班时间来说略早,”周新森说,“其实深圳中小学生的上学时间也改变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部门并没有强令一刀切,相反希望更多切合实际的方案出台。”

  深圳市第二医院儿科陈主任告诉记者,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必要的。大多数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获得的,睡眠不足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身体和神经发育。

  陈主任说,未成年人每天需要保持10小时左右的充足睡眠,还要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在此前提下,是靠早上迟起床还是晚上早睡觉来获得充足的睡眠就因人而异、不必苛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