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1/15|
阅读量:1384|
来源:朱运德
| ||
十几年前市政规划中的工业区,却在十几年后成为深圳叫响全国的商业中心。在深圳华强北商圈堪称奇迹的市场崛起背后,一群自发结盟的“商人部落”——华强北商会,开始走入民间商会学者视野,其组织运行模式,也开始获得来自全国的关注,并被专家称为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典范。 国内首部草根商会研究 昨日,由北京大学政治、人类学双料博士后陶庆先生历时两年多完成的关于深圳华强北商会“商人部落”的调查专著——《福街的现代商人部落》举行首发仪式。来自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以及北京大学、深圳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深圳官方、商会代表,以华强北商会现象为契机,共同探讨了深圳民间商会的组织模式与发展问题。 长达44万字的《福街的现代商人部落》是北京大学博士后陶庆,通过对华强北商业街私营商人长达8年的合群结社活动,并最终合法化这一现象的调查,形成的国内首部以草根商会及其合法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据作者介绍,华强北被取名为“福街”,一是因为华强北商业街位于福田区,其次,华强北从原先荒凉的工业区,发展到今天的繁华,确实也是一个有“福气”的街。他表示,华强北模式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商人这个社会阶层在利益诉求下的自我结社需求,同时在其合法化的过程中,对于政府与民间自治组织博弈的处理方式,也非常具有模本意义。 虽然是一次学术性质的“深圳民间商会研讨会”,讨论却获得了官方的关注。包括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杨云彪、福田区委常委、副区长贺海涛及福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强等均参与讨论。深商研究会(筹)秘书长黄东和,《南方都市报》深圳记者站站长苟骅也获邀参加了研讨。 “双赢”模式获专家肯定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认为,研究草根商会专著的出台和深圳华强北商会现象给中国的社会改革、特别是政府体制改革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表示,目前中国商会改革仍旧面临着如何代表新兴社会阶层利益的表达、法律体系不健全以及政府与商会关系尚未理顺三方面问题。而华强北商会模式,将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典范。 深圳市原政协副主席、广东省政府参事周长瑚则表示,华强北商人部落组织建立过程的个案,其实涉及到整个国家发展中的商会组织建立问题,是不可逾越的。这种草根商人自发形成的组织生命力就在于市场和商人阶层的利益诉求。 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大学等的更多学者则对华强北商会的组织形态所表达出的公民社会意义,以及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在宽容与妥协的互动中实现“双赢”的模式给予了肯定。学者和商会代表同时希望华强北商会现象能够作为中国商会组织的典范,引发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