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女教师连杀三童调查:调动造成心理偏差(图)

时间:2007/3/7|

阅读量:1290|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南方都市报   
 

毛淑英生前图片
 

连杀三童,兰州“优秀”女教师的不归路

                        连杀三童,兰州“优秀”女教师的不归路

事发之后,乐山小学黑板写出了健全师生心理素质的标语
 
 
                       连杀三童,兰州“优秀”女教师的不归路
调动前毛一直在河桥小学任教

兰州一名小学女教师涉嫌杀死3名学生后自杀
兰州3名儿童被杀案追踪:女教师原想杀五童
“晚上妈妈要包馄饨,留小朋友们在家吃饭。”一个未满7岁的小姑娘按母亲要求打给几个小伙伴父母的电话,孰料竟是一场血腥悲剧的开场。今年2月16日傍晚,兰州市永登县河桥镇三名幼儿被人杀害。他们先是被绳子勒至窒息,接着颈动脉又被利器割断。

警方查实,血案的制造者正是小姑娘口中的“妈妈”——女教师毛淑英。
 

“妈妈是挨个把小朋友叫进卫生间弄死的。”毛淑英的女儿后来告诉警方。

甚至,这个未满7岁的小姑娘,也在无意中成为自己母亲的作案工具。正是她按照毛的要求把小伙伴们请到家中。邀请名单中的另外两名小孩,因为回老家过年而躲过此劫。

“她真的是凶手?”亲近毛淑英的人难以置信。在此之前,毛是被害小孩母亲的老同事,当地教育系统的骨干,社会上公认的“能人”。她的杀人动机让人捉摸不透。

“这个问题或许永远都是一个谜”,有警官无奈地说,因为毛淑英最终用同样方法终结了自己的生命。自此,她告别了相伴9年的三尺讲台,告别了长达4个多月的彻夜难眠,同时也告别了曾经习以为常的荣誉和光彩。
 
事发之后,乐山小学黑板写出了健全师生心理素质的标语;调动前毛一直在河桥小学任教
努力改善境遇

“她班上的成绩从来都是全校第一”

从照片来看,1976年11月出生的毛淑英皮肤细腻、身材高挑,外表看不出任何暴戾之气。

1997年从永登师范毕业后,毛淑英分配到离县城数十公里之外的河桥小学,成为一家人当中唯一“吃公家饭”的人。

她在家里排行老幺。父母都是农民,大姐在县城里卖酿皮,二哥在周边跑出租。毛淑英一直被看成是未来几年中老人赡养最稳定的经济来源。

当年父母曾经想把小女儿留在县城工作。“可是她学历不够,家里没有关系,也拿不出钱走门路。”毛淑英的父亲毛元令说。

毛淑英没有抱怨,走上讲台若干年来,她也从来没有向家里人表露过改行的念头。毛的母亲还记得,女儿常常在放学之后留下学生半小时用来补课。家里人劝她按时下班,理由是“不加班工资也不会少一分”。毛淑英回应说:“家长把娃送到老师手上,凭良心也要把娃教好。”

命运给了毛淑英几年时间改善自己的境遇。她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专学历。两年前,她成为县里的“教学新秀”。一年后,她又成为全校仅有的3位县级“骨干教师”之一。即使是在整个河桥镇,这样的老师也只有7名。

作为语文老师,毛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她的同事们还记得,毛老师班上的学生早晨到校后,每隔一米坐在教室外面,他们大声朗读课文,毛老师则一直守在旁边。这在河桥甚至周边学校里都是绝无仅有的。有些恶作剧的学生暗地里把毛淑英叫做“猫头鹰”。

有关教学方法的争议,在毛淑英的教学成绩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她班上的成绩从来都是全校第一。”毛的母亲说。就在案发一个多月前举行的五年级语文统一考试中,毛淑英执教的班还取得了平均分数全镇第一的好成绩。“而且,第二名和第一名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她现在的同事、乐山小学数学教师张全林说,“在学校和学生家长看来,只要班里成绩上去了,授课老师就是呱呱叫的好老师。”

“特殊”的毛老师

“除了她教学成绩突出外,还跟上面照顾她的人有关”

河桥小学为毛淑英的成长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当她在窗明几净、高大宽敞的教室里上课时,有的学校的老师还在为“怎样生炉子才能节省炭火”这样的事情烦恼。

事实上,河桥小学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镇上的中心小学。有老师介绍说,每次全县小学生毕业考试,其他乡镇都是安排自己的中心小学参加评比,唯独河桥小学作为非中心小学代表本乡镇参加,有一次还拿到了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

毛淑英这样的教学骨干,逐渐赢得了众人的追捧。有一种说法是:河桥镇的教学资源向河桥小学倾斜,河桥小学的各种机会向毛淑英老师倾斜。

她几乎年年当选优秀班主任,据说在她因为休产假并未担任班主任的那个学期也不例外。唯一的“意外”发生在几年前,校长为了安抚落选的毛淑英,竟然特意请她吃饭以示道歉。

毛淑英的“特殊化”成为学校里公开的秘密。“她一学期没有几次不迟到”,有老师说,“其他老师迟到要挨批,毛老师迟到没人管”。还有一次全校组织教师普通话比赛,毛淑英还没上场就有其他老师在台下议论会有多少评委给她打满分。“有人说至少有5个满分,最后结果出了3个满分。”一位参赛老师回忆说。

流动红旗停留在毛淑英担任班主任的班上,也成了老师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有时候毛淑英自己不得不出面推脱,她说“下次别挂了,不好意思了”。

至于毛淑英为何能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她教学成绩突出外”,一位熟悉毛淑英的教师透露说,“还跟上面照顾她的人有关”。根据这位老师的描述,毛淑英和镇文教办一位会计关系密切。文教会计虽然没有文教办主任那样的权力,可是因为掌握教育经费的流向情况,其能量和地位同样不容小觑。

“那位会计后来因为岗位调整不拿事了,毛淑英也就淡了下来”——这是部分老师对于毛淑英后来被调离河桥小学的分析。

不容商量的调动

“没有思想动员,也没有提前打招呼”,“开学头一天就直接宣布决定”

此次工作调动发生在去年9月份,这也是毛淑英任教以来唯一的工作调动。新单位是5公里之外的乐山小学。

她的人际关系似乎出了一些问题,几乎没有老师对她的离去感到依依不舍。

在河桥小学,毛淑英给人留下了“好胜心强”、甚至“有些小心眼儿”的印象。“她看到别人比她好就不服气。”毛的一位同事这样评价。有一次一位外校语文老师在河桥小学上公开课,抓阄正好抓到毛淑英执教的班。毛的那位同事走进教室,惊奇地发现自己班的普通学生坐在教室里面。这些学生后来告诉她:毛淑英把自己班上的好学生支走了,把其他班上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调了进来。“所谓教学相长,台下学生没有回应,台上老师的发挥肯定受到影响。”毛的同事说。

目前也没有迹象表明河桥小学的校长为了挽留她而积极奔走。事实上,关于调动的部署是在不公开的状态下进行的。“没有思想动员,也没有提前打招呼”,“开学头一天就直接宣布决定”,毛淑英的家人对此充满怨气。

关于这次调动的解释,来自河桥镇中心校校长王爱民。按照他的说法,毛淑英的调动属于教育资源的一次优化组合。“去年河桥小学规模缩小、教师超编,老师数量相应应当减少,”王爱民说,“另外,乐山小学教育质量差一些,毛老师到乐山工作,这里面带有一定的支援性质。”

此次一位被害小孩的母亲张翠红,即是和毛淑英同批调动的教师之一。王的说法遭到了张翠红的质疑。作为县里的学科带头人,张翠红被同批调动到只有两个年级、11个学生的山岑小学。“上课几句话就讲完了,其他时间就是面朝窗户看着荒草滩发愣,你说我是什么感受?”张翠红问。在其他老师看来,“这种调动不是优化组合,而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和张翠红一样,毛淑英的调动也没有商量的余地。挂断打给校长的电话,毛赶到了离家5公里外的乐山小学报到。这里没有河桥小学高大的教学楼,学生们在四面透风的教室上课。新校长分配给她一间两人合用的宿舍,因为她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回家午休。

两难中的崩溃

“相比现实困难而言,杀伤力更大的是地位和身份上的变化”“妈你要好好活着,将来还要帮我拉扯孩子”

“赶车”成了毛淑英调动之后每天生活的重要话题。

虽然乐山小学距离毛淑英居住的连城电厂宿舍区只有10分钟车程,可是公交车发车的间隔时间却让她不敢怠慢。“为了赶上学校的时间,她不得不7点钟出门”,毛的母亲说。

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7点钟,毛淑英女儿就读的连电小学尚未开门。赶公车就送不了小孩,送小孩就赶不上公车——作为母亲,毛淑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交通上的不便同样发生在放学的时候。在最初一段适应期内,乐山小学校长允许毛淑英每天提前40分钟下班,方便她赶回去接孩子放学。有老师曾经看见毛淑英因为错过班车,在学校门口号啕大哭。

一个月后,毛淑英开始失眠。

“她至少有4个月没法好好睡觉。”毛淑英的母亲从县城赶来照顾女儿。有几个晚上,老人家蹲在床头、盯着手表,计算女儿睡着的时间,“有几天就睡10分钟”,“有时候能睡一两个小时,可是后面几天彻夜不眠”。

毛淑英的脾气也越来越坏了。她不愿意和别人交谈,有时候莫名其妙地生气。毛的母亲亲眼看见自己女儿冲着外孙女叫喊:“看我掐死你!”

“相比现实困难而言,杀伤力更大的是地位和身份上的变化”,毛的一位同事分析说,“从河桥小学调到乐山小学,意味着毛淑英离开了这个圈子的核心,意味着她在领导心目中重要性的下降”,“边缘化才是她最难以接受的”。

“也许,她不小心触动了系统内的潜规则。”这是另外一位老师的看法。

寒假开始以后,毛淑英被娘家人接来县城。“我时刻盯着她,连上厕所都跟着。”毛的母亲说。在此之前,毛淑英说了一句让她脊背发凉的话:“妈你要好好活着,将来还要帮我拉扯孩子”。

2月14日,毛淑英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陆军总医院看病,诊断结论是轻微的抑郁症。

这是一种有自杀倾向的心理疾病,连没有多少文化的毛淑英母亲也明白这一点。她不准备放女儿回家了,打算把毛淑英留在县城过春节。这个计划受到了来自毛淑英婆家的反对,对方说:“大过年的两口子应该团聚才对。”

毛淑英的母亲把女儿送上开往河桥的班车,特意打电话叮嘱女婿好好看管自己的老婆。

毛淑英的家人说,在医院检查时,医生曾问毛“想过自杀没有”,她说“想过”。医生又问“做过没有”?她说“没有”。时隔一天以后,毛淑英真的自杀了,同时带走了三个无辜小孩的生命。 记者 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