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中央彻查官商勾结引发上海房地产业震荡

时间:2007/5/23|

阅读量:1336|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国际在线 (来源:新世纪周刊)

  上海房地产业过去多年积累的问题正在陆续浮出水面

  上海房价的涨跌总是能牵动不少人的目光。

  一则“上海房价近6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消息自今年4月以来引起格外关注。这则消息源自于上海社科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参与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发展评价和预警体系研究》报告。这项研究报告由建设部立项、历时4年多完成。报告显示,经过两年宏观调控,上海房价上涨幅度逐步回落,2006年下跌幅度0.5%。这是上海房价自2000年以来首次下跌。

  反腐和房价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就表示:“让上海房地产市场震动最大的不是房

地产政策的变动,也不是金融形势的变化,而是反腐败案件的曝光。种种迹象表明,反腐败使上海地产商早已绷紧的资金链出现了裂痕。”

  近两年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不断出台,使得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逐渐趋紧。恰在此时,上海发生了社保案件,涉案的资金正是和房地产有关。案发之后,除了涉案的资金必须从房地产市场退出外,很多类似的、还没有曝露的资金也会悄悄从房地产市场撤除。资金链绷得更紧的开发商只有降价销售回笼资金。这是尹中立认为反腐会导致房价下跌的原因。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庞元3月27日出席上海第一届TOP50高峰论坛时表示,上海在2006年住宅市场运行平稳,宏观调控已基本到位;2007年将继续这一走势,房地产投资以及房价都将保持稳定状态,宏观调控的作用将全部显现。这或许表明上海房价在小幅回落后趋于稳定。

  上海异乎寻常的高房价一直为人们所诟病。高房价的形成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官商勾结被认为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去年底曾指出:“国家目前针对房价、户型而做出的调控无法使房价真正回落。若不解决房地产市场中的官商勾结,所有的宏观调控都收效甚微。”

  从社保案到对国资系统的调查,及至最近揪出几位“土地爷”,这一系列信号说明,上海反贪腐风暴已经进行到了对房地产市场全面治理的深度与广度。

  房地产业的官商勾结

  上海市黄浦区北京西路99号,是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大厦所在地,长期以来也是在当地谋求发展的众多地产开发商们心中几多期许的地方。自从2006年11月3日该局土地利用管理处处长朱文锦被有关部门“隔离调查”后,在这座大厦里办公的人员就开始人心惶惶。随后,2007年3月下旬,原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现上海市土地学会会长殷国元因涉嫌经济问题,被纪检部门立案调查。仅仅相隔几天之后,有媒体披露,原上海市建设党委书记、现上海房地产协会会长陈士杰被纪检部门带走,接受调查。陈士杰涉嫌为其子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非法谋取利益。

  在上海市房地局,殷国元曾是朱文锦的直接领导,他们任职期间,正是上海房地产市场由低谷到高峰的10年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上海楼市遭受重创,到2000年左右才开始回升。从那时起,上海经营性土地出让连续数年保持在每年2000多公顷的水平。2003年7月之前,上海八成以上的经营性土地出让都是通过协议方式。这种方式为主管土地批租的官员提供了很多非法“寻租”的机会。

  就在朱文锦事件之前不久,有中央高层领导曾表示,上海过去若干年大量土地出让,最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彻查。因此,朱文锦事件一出,上海就有业内人士预言,这只是整个事件的开始,上海以往多年土地出让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可能将陆续浮出水面。

  在上海的房地产界,官商之间的密切关系已是公开的秘密。官员退休后仍会在行业协会为房地产业发挥余热,比如殷国元就一直是上海楼市中坚定的“看多派”。下海的土地官员同样会受到房地产商追逐。有商家甚至不惜以百万年薪抢夺,他们看中的正是下海官员在权力场上的关系资源。外地开发商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寸步难行,而本地开发商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呼风唤雨,其奥秘就在于这张庞大的“土地关系网”。只要能引进一个曾在关键岗位工作过的下海土地官员,跑项目、跑审批就能比别人先行一步。

  一名熟知上海地产界的人士说,在住房制度改革的时候,很多房地局出来的官员选择下海,比如副处长甚至级别更低的官员,有的被民营地产企业聘为顾问,有的和别人合伙开公司,有的干脆是由地产商为他们投资办公司。“在土地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只有他们的圈子知道和土地有关的重要信息。他们通过自己的旧关系,把土地低价协议出让给这些企业,损失的当然就是国家了。”这名人士还尖锐地指出,土地一般会优先出让给和政府官员关系好的开发企业,“土地审批环节,权力寻租的空间太大了”。

  背后的中央彻查

  “这是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也是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一名上海地产界的资深人士说。他分析,这些土地官员的纷纷落马,一方面和国家土地审查风暴密切相连,一方面是国家在检查房地产调控效果,作为全国房地产领头地位的上海会首当其冲。而逢上海政府领导换届,反腐败将是新一届政府的重要职责。

  去年11月28日,

国土资源部任命张乃贵为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局长。今年4月起,建设部等八部委开展大规模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其中一大特征就是反腐败。该行动将从今年4月下旬延续至明年1月。从八部委发布的文件看,至少透露出两点信息:一是监察机关、检察机关这两个反腐败职能部门将在这场专项整治工作中有所作为,房地产领域一批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案件,将会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二是这次专项整治不仅要严查官员的索贿受贿行为,还要查房地产商的行贿行为。受贿行贿一并查处,说明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非法房地产商对国家工作人员廉洁性的严重危害,决心从根子上治理房价虚高,稳定房价。

  上海市房地局一位工作人员向《新世纪》周刊透露,中央调查小组在他们局里设立了一间办公室,准备长期作战。“看来这次是真的要一查到底了。”他说。

  “可以肯定的是,上海土地界出现所谓‘黑幕’,全国各地同样存在,土地官员落马的事件也不止于上海。”上述那位上海地产界的资深人士说。

  上海土地管理彻查风暴溯源

  从1995年到1999年的五年,上海市通过土地批租出让地块分别为258幅、207幅、220幅、262幅、639幅,相应出让面积分别达640.30万平方米、378.66万平方米、461.36万平方米、421.05万平方米、799.3万平方米,总计2700.67万平方米。

  三位“土地爷”落马

  朱文锦

  上海房地局土地利用管理处处长

  2006年11月3日被“隔离调查”。

  可能与上海国有房地产企业土地批租问题有关。根据今年3月初上海市纪委、上海市监察委员会传出的信息,对朱的描述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现金、贵重物品等财物”。

  担任上海房地局土地利用管理处处长一职达10多年。该处是上海房地局属下23个处级部门之一,负责上海全市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交易工作,因手握土地大权而有“上海第一处”之称。

  殷国元

  原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现任上海市土地学会会长

  2007年3月下旬在上海被纪检部门立案。

  据接近调查组的人士透露,目前正在针对殷国元2002年两起“土地违法批租”问题展开调查。已经查出殷国元来源不明资产超过人民币1.5亿元,其中包括多处楼宇资产和大量现金。对这笔巨资,调查组已基本认定涉嫌“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1995年至2005年期间担任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分管土地工作,行政级别为正局级。其在任10年,正是上海市房地产从低点走向鼎盛的期间。因为主管土地审批,几乎所有市局负责的土地出让合同都需要由殷签字。2005年从房地局离任后担任上海土地学会会长,后又兼任《上海土地》编委会主任一职,成为上海楼市中坚定的“看多派”。

  陈士杰

  原上海市建设党委书记,现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

  2007年4月12日其接受调查的消息见诸报端,18日本人出面否认,随后再度传被正式“双规”。

  涉嫌为其子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非法谋取利益。他的两个儿子陈立群、陈育群在上海松江、闵行等地掌握多宗土地,并参与开发诸多楼盘。

  上海人,毕业于中央农业干部管理学院,曾先后任上海市建设党委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市

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2002年,他当选中共上海市委委员。陈士杰现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上海市政协常委和上海市政协区县政协联络指导组组长。(来源:新世纪周刊 记者/胡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