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深圳楼市半年暴涨50%背后:中介疯狂炒房

时间:2007/7/7|

阅读量:1312|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人民网

  按均价1.5万元/平方米购买的100平方米新房,一个月可以赚12.64万元!在被称为“心惊肉跳”的炒作中,深圳房价成了全国瞩目的焦点。“翻两三倍是正常,只翻一倍就是失常。整个深圳楼市完全处于疯狂状态。”

  一个多月来,随着本报记者调查的深入,中介联手开发商坐庄深圳房价的商业链条开始完整而又清晰地展现出来。

  一线调查

  操盘手惊爆中介“扫楼”玄机

  “假如去年谁家相信政府会让楼价降下来,那么今年两口子肯定在吵架。”张承望(化名)说。张是香港人,曾经与深圳伙伴有过一年的“炒房”经历。张是深圳近十个楼盘的VIP会员,属于众多炒房操盘手之一。

  在张承望的记忆里,自2006年开始到2007年中,深圳房价涨幅已经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深圳“楼疯”

  楼市“神话”正在深圳上演。

  据深圳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统计,截至6月21日,深圳楼市均价为15487元/ 平方米,比5月份上涨1264元。参照此速度,按均价购买的100平方米新房,一个月可以赚12.64万元。

  对比1月份的10670元/ 平方米,深圳房价半年暴涨50%。而深圳楼市从均价5980元/平方米上涨到9300元/ 平方米,却足足用了两年。

  在深圳关内,新盘均价已经突破2万元/ 平方米。在罗湖区,最高5万元/ 平方米的房价直逼香港的郊区元朗。

  在深圳的楼市“神话”之下,还屡屡出现了“开盘即清盘”的销售奇迹。

  在深圳的龙岗、盐田、南山等区,大量购房者被“VIP”号拒之门外。数百套新房,在数小时之内,即被“VIP”会员“一扫而空”。

  在“VIP”优先购房的规则下,资本雄厚或受私募资金支持的中介公司,可以利用“VIP”号,整层、整栋地购进新房。通过在垄断房源,中介公司不但实现了“二次捂盘”,还由此衍生出了“转号费”、“茶水费”等灰色收费,抬高购房隐性成本,脱离官方统计。

  有业内人士预计:深圳的真实房价,或许已经超出公开的均价水平。

  张承望为记者列了一笔账:2005年阳光棕榈园市场价约为6000元/平方米,现在100平方米房子可以卖180万元。星海名城,2005年市场价约为5400元/平方米,现在涨到1.5万元/平方米。安柏丽晶,2005年均价为1.2万元/平方米,2006年均价为1.8万元/平方米,2007年涨到3万元/平方米。甚至一些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旧楼,在十年折旧之后,还能获得翻倍的价格。例如布吉的龙珠花园,13年前花40万元购买的100平方米旧房,现在可以按80万元挂牌出售。

  “翻两三倍是正常,只翻一倍就是失常。整个楼市完全处于疯狂状态。”张承望说:在强劲的楼价之下,深圳二手房产交易出现空前繁荣。

  据深圳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统计显示,今年1至5月,全市二手房成交量累计达到54722套,比去年同期上升43%。二手住宅与新建商品住房交易面积的比例为1.46∶1。

  “二手住宅交易面积超过一手住宅,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一手住宅入市货源减少。第二个则是短期倒卖交易频繁。”

  张承望称,今年5月份,深圳关内均价就超过2万元,较4月上涨16%。关外均价1.2万,较4月大涨27%。如此之高涨幅,肯定会刺激短期炒楼兴旺。

  根据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公布的《深圳蓝皮书:中国深圳发展报告(2007)》:深圳2006年置业者中有超过30%的人在取得产权证后半年内转手,市场短期炒房迹象明显。

  该蓝皮书指出,深圳登记在册的产权人总量为109.5万人次,其中只拥有一套住房的产权人占87.39%,住房以拥有自住为主。但从住房转手时间看,取得产权证后半年内就转手的住房占住房总套数的30.31%,而取得产权证后3年及3年以上转手的住房占住房总套数的28.11%。

  深圳中原地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以来,许多客人都是一拿到房源就马上要求代理挂牌出让,而且价格升幅都在10%以上。”

  “VIP”玄机

  二手楼市的兴旺,反过来又加剧了一手楼市的争夺。

  张承望说:“在深圳,你必须有‘条子’或者‘VIP’号,这样才能通过‘优先购房’抢到新房。否则,即使你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一手房。”

  根据深圳搜房网信息,今年7月,深圳一共有20个房地产项目开盘。记者通过电话查询,共有18个楼盘提出了办理“VIP”卡的要求。

  在深圳罗湖的戴斯公寓,需要在银行预存5万元并提供证明,才可以办理“VIP”卡。在深圳关外龙岗的徽王府,需要预存3万元办理“VIP”卡。在龙岗区的慢城,房源仅100多套,但VIP贵宾已经超过了1000名。

  在深圳的中央悦城,其售楼人员表示:购房者办理VIP卡,需要提供在银行预存5万元的证明,但这笔钱不是订金,购房者可以随时动用。在办理“VIP”卡后,购房者就能在开盘当天,享受优先购房权。

  这就意味着,如果“VIP”号的认购数超过了房源总数,非“VIP”号的消费者,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房。有深圳开发商表示:这样做是为了解客人的诚意度和购买力,锁住重点客户,是一种正常的营销手段。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房地产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则认为:个别发展商明明只有100个房屋供应,却要发行1000张VIP卡,结果引起争相抢购。这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制造楼市的紧缺气氛。

  “对备足首付的购房市民而言,提供几万元的存款证明申请办理VIP卡,门槛并不高。但是,办了VIP卡的市民,有时候却发现还买不到房。”张承望透露:玄机出在楼盘对VIP号的销售方式和功能区别上。

  据悉,当前房地产商对VIP的使用模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按照VIP的号码顺序排队选房,并且不限制VIP号的购房数量。由于不限制一次性购房数量,只要拿到最前面的VIP号,中介机构和投资客就可以抢先一步,大批“扫货”。这样,即使购房市民办了VIP卡,只要排位靠后同样买不到房。

  “谁是第一个办卡者?只有房地产商自己知道。”张承望说,房地产商完全可以把前十名的VIP号扣起来,谁给钱就卖给谁。有些投资客,为了获得排位靠前VIP卡,不惜出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重金购买。

  第二种是VIP购房顺序由电脑抽签决定,与此同时,每个VIP卡号只能购买一至二套住房。

  “这些手段只是表面文章。”张承望说:电脑抽签似乎很公平,可以避免内部认购,但事实上,房地产商有很多“技巧”。自2005年4月1日起,为控制“炒卖”内部认购,深圳市政府已经禁止一切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楼盘,以任何形式开展所谓的“认筹”活动,所有开发商,均不能收取“认筹诚意金”。与此同时,房屋认购合同签署后,认购者的姓名立即备案,不得变更。

  张承望称,一些地产商会把优质房源,提前预订给特殊的“VIP”号。因为深圳市政府规定认购合同上的姓名不能更改,所以,房地产商不会与“VIP”签订正式的认购合同,而是手写一份订购的“契约”。

  通过这一手段,楼盘还没有开始“抽签”,优质房源就已经落到特殊“VIP”号的手中。在这个时候,附带着订房“契约”的VIP号,自然就有了炒卖的价值。

  “等VIP号倒卖结束,有消费者真正入住了,房地产商才跟消费者签订正式的认购合同。这样,在政府的监控里,房子的第一个买家就是后来的消费者。”张承望说。

  公开的事实,证明了深圳禁止内部“认筹”的难度。

  今年4~5月,在深圳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中,深圳共有6家房地产企业进入“违规曝光”栏,其中涉及的“曝光原因”,全部是“销售尚未取得房产证房屋”。

  “即使规定一个VIP号只能买一套房,只要开发商默许,买家借来10个身份证,照样能买10套房。”

  张承望对记者说,实现“炒号”的关键点,就在于中介与房地产商的配合。例如将VIP按号码顺序排队购房,并且不限定VIP号的购房数量;又或者表面上采取电脑抽签,背地里却将房源以“契约”形式预订给特殊的VIP号等。无论那一种形式,“炒号”没有开发商的配合,都不可能实现。

  “炒号关系到整个炒房链条。”

  按照张承望的炒房理论:如果第一个买家就将房子用来居住,自然就没有了炒房的机会。炒房要获得最大的炒价空间,就必须先把实际消费拉至整个消费链条的末端。通过“VIP”号的特殊运用,就可以将住房消费先隔离出去。

  “只要拿不到第一手货源,居住型的消费者,就必须在二手楼市为炒房者的全部成本与利润‘买单’。”张承望说。

  中介“坐庄”

  “当前,深圳相当一部分一手房源,集中在中介公司的手里。”

  张承望说,与散户炒家相比,有资金实力的中介公司,往往会通过与开发商合作,整栋、整片地“吃进”楼房。

  在深圳,一些在销售处被告知“售罄”的楼盘,只要你步行至附近的中介公司,往往就会获知这样的信息:这个楼盘还有很多好房子,你只需在开盘均价的基础上,再加几千元/平方米,同时交纳几万元的“茶水费”(行话),就可以签订

购房合同。但是,公司规定的中介费,还要照常收取。

  位居深圳最繁华地段的华强广场,目前尚未完工,但中介公司“垄断房源”的猜疑,却一直在深圳的网络社区流传。根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网的记录,华强广场在2006年10月24日获得预售许可,预售许可证号为:深房许字(2006)福田018号。

  据华强广场工地工作人员称:“该广场在去年年底已经开盘,并且在一天之内就全部售罄。”但有市民在网上透露:该楼盘一直没有开盘,华强广场的512套单位,是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流入中介公司手里。

  该市民称,目前中介公司给华强广场的报价是22000元/平方米,与此同时,购房者还需要加付2000元/平方米的“茶水费”,中介费另收。

  “这样的现象在深圳绝对不止一例。”

  张承望透露,中介公司控制某一楼盘房源的手段,主要有两种:

  其一,直接与房地产商合作。房地产商将楼盘全部交给中介销售,每卖出去一套,中介会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提成。由于销售权全部转给了中介公司,市民要买房,就必须接受中介公司提出的“VIP”转号费或者“茶水费”。

  “对房地产商而言,将销售权转包给中介公司,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与此同时,中介公司为获得销售权,往往会作出承诺,将楼盘均价提升百分之几,同时保证可以销售百分之几,如果无法实现目标,将减收、免收代理费等,对房地产商吸引力大。”

  张承望说,当前深圳除了中海、招商等个别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商是自主销售外,大部分房地产商都是中介代理销售。

  实质上,由于深圳房地产商普遍选择中介代理销售,中介公司控制楼市买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在一些房地产项目的销售处,其销售代表就是中介公司派出的工作人员。

  其二,以中介公司名义,获得房地产商的“VIP”号,利用自身资金或依托私募基金,整片、整栋地“吃进”楼盘。

  张承望说,与散户炒家相比,中介公司的“批发”式购房,更加容易让房地产商拿出排位靠前的“VIP”号。

  “开发商迟迟不出货,市场在‘第一次捂盘’中,房屋供应已经相当紧张。” 宋丁说,利用“VIP”特权,中介公司又可以大批“吃进”房源,然后在市场上继续拖延数月,进行“第二次捂盘”。最后,楼房价继续翻倍,中介公司抛出获利。

  张承望称,在部分中介公司的“坐庄”下,一手房的真实购买成本,除了合同价格,还要加上“炒号费”、“茶水费”等。因此,不少新盘在进入二手市场后,往往会出现20%~30%的暴涨。张承望说,“中介作为最大的庄家,成功把价格抬高20%~30%后,就必须马上把货抛出去。”

  张承望透露,这时候中介公司会利用其营业网络,不断向市场灌输“政府即将强征个税”、“银行首付将提至四成”等“小道”消息,暗示市民买房要赶快出手,否则以后成本会更高,制造楼市紧张气氛。

  “当前,高房价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问题。但是,许多地方政府的调控措政策却并不明朗。有时侯,有些政策是‘只见刮风不见下雨’。即使地方政府有一些政策构思,但他们也不马上出来说明白。”宋丁说,这样的政策局面,恰恰为一些不道德的中介公司散布“小道”消息,制造市场紧张气氛提供了机会。毕竟,在市民眼中,自身政策知识有限,而中介公司则要专业得多。(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