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广东工商银行在网上公布500“小赖”名单

时间:2007/7/23|

阅读量:1527|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http://www.gznet.com/news/ 2007-07-23 更新时间:08:03)

[推荐]拒绝六合彩 玩体彩生肖乐

    工商银行广东分行近日在网上公布了500多名拖欠助学贷款的已离校学生名单,引起社会对学生“不守信”行为的关注。近日,工行广东分行对事件作出正式回应表示,公布这部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名单,主要是借款人离开学校后没有按《借款合同》的约定与工行确定新的联系方式,也没有主动按期还款,并经银行发送催收信函和采取电话、短信等催收方式后仍未取得联系,而且贷款逾期将近一年不归还的借款人。

  大部分学生能主动按期供款

  广东工行表示,这次在网上公布拖欠还款名单,主要是在信函、电话、短信等联系方式无效后采取的一种催收方式,该行希望名单中的借款人能及时联系银行,告知银行新的工作单位、通讯方式和住所,同时按期履行还款义务。

  据悉,相比北京工行,广东工行所曝光的500多个“小赖”名单对于年轻人给足了“面子”,公告隐去了拖欠贷款的借款人身份证号的部分数字,而且并没有披露借款人的联系地址。

  广东工行还表示,从已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总体情况看,大部分同学能主动按期供款,有的同学毕业后归还了全部贷款。


  被曝光者多为故意逃避还款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登出的北京工行和广东工行两则催收公告,北京工行名单涉及超过1000个借款人,未归还本息超过1500万元,而广东工行方面,则超过500个借款人,未归还本息近700万元。据悉,自2000年至今的6年来,广东省普通高校累计有6.8万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6.1亿元,而广东工行这次公布的不良贷款,主要是2000年至2003年之前发放的老贷款。不过,有银行透露,某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不良比例甚至超过20%。

  银行方面表示,已经考虑到有些学生家庭困难,有可能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收入一直不理想而无力承担贷款。因此,凡是银行能够联系得上,又或者能够主动联系银行的借款人,银行会手下留情,尽量为其安排延期还款而不会采取对外曝光措施。也就是说,所公布的名单中所涉及的借款人,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故意甚至是恶意逃避债务。


  银行应改进借款人跟踪系统

  “故意逃避贷款成功者如此多,这在另一侧面也说明,银行并没有建立有效的借款人跟踪系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银行人士表示,中国目前人才流动很大,学生毕业后就职于一个单位,但很快可能就离开到其他地方打工,有些甚至出了国。根据这些情况,银行应该在学生一毕业初期就立即与毕业生就职单位取得联系,并保持定期联络。如果出现借款人辞职跳槽情况,服务单位如果能够立即通知银行,则能更加有效地避免借款人逃债行为。而人行个人征信系统也应尽快与海关、公安进行联网,杜绝毕业生未还清贷款出国情形。


  两欠款人联系地址为高收入垄断行业和大型房地产集团

  网友怒斥:高薪逃债更不可原谅

  工行近日曝光的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名单经各大网站转载,惹来网民指责。当中争议最大的是北京工行的催收公告中,登出了借款人的联系地址,其中不少是政府机构。有13名联系地址位于广东,其中,两名借款人联系地址分别是我省一家高收入的垄断企业和大型房地产集团。许多人立即将此与学生身份联系起来,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学生毕业工作单位,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学生家属的工作地址,“如果是就职于高收入单位,又或者家里有人是在高收入单位工作,故意不还钱更不可原谅!”不过,银行方面指出,这是学生离校前填写的固定联系地址,他们离开学校后很快不知去向。银行在他们离校后也无法联系到他们,甚至委托了中介公司协助寻找也没有成功。因此,学生就算是毕业初就职于此单位,但目前尚在上述单位,又或者家属在这些单位工作的可能性很低。(孔华)


  银行公布助学贷款欠款人名单有三大相关依据

  贷款合同约定可公告个人信息

  工行方面表示,公布名单合情合理,主要有三大依据。第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中银行在媒体上公布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网络公布。第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通知》的通知”中要求:为有效防范助学贷款风险,各经办银行应以学校为单位,在公开报刊等信息媒体上公布助学贷款违约情况,对不讲信用的借款人姓名、身份证号及违约行为公开曝光。第三,该行与借款人签订的《助学贷款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当借款人逾期不还贷款的,该行有权公告其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