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内地孕妇攻香港深港合力拉铁闸

时间:2007/7/30|

阅读量:1397|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来源:南方都市报
 

  去年6月,一个深港两地联动、专门联系内地孕妇赴香港生子的地下团伙,在本报暗访下曝光。该团伙吸引内地孕妇前往香港生小孩,并帮助这些新生儿获得香港永久居留权。本报报道在香港掀起轩然大波,50名香港孕妇上街游行,学术界反思香港人口政策。香港政府随即调查内地孕妇赴港生子问题,香港入境处和医管局出台政策

限制内地孕妇赴港。曾荫权去年年底赴北京述职时,专门就内地孕妇生子问题与公安部领导磋商。

  2006年6月24日,在深圳妇幼保健院派发卡片的施小姐,被警方设计抓获。施小姐手中的卡片,揭示的是一个活跃在深港两地、为内地孕妇赴港生产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地下团伙。刚刚过去的2006年,内地孕妇赴港生产的数字已经突破两万人次,面对深圳河对面潮水般涌来的内地孕妇,香港孕妇走上街头示威,抗议内地孕妇占用她们的医疗资源,抢夺香港社会福利。在香港市民和媒体“内地孕妇攻港”的阵阵抗议下,香港政府有关限制内地孕妇赴港的措施接连出台,这道洞开数年之久的铁闸,已经慢慢拉下。

  一个自我暴露的团伙

  收两万元中介费,让你的孩子变成香港人

  施小姐和她身后的孕妇输港链条,在深圳和香港已经经营了两年时间。但在去年5月,施小姐自己暴露了自己。她将手头的卡片,随手发到了记者的手中。施小姐在卡片上宣传说,她可以为内地孕妇提供赴港生子的全套服务,包括替内地孕妇联系香港医院,照顾月子等。其中最关键的是,他们可以帮助新生儿获得香港身份证。也就是说,孕妇在香港生下来的婴儿,在他们帮助下,可以成为香港人。

  “中介费用两万,不能少。”施小姐自称,这个是他们的“家族产业”,她和弟弟在深圳接收孕妇,她的妹妹则在香港租了一套三房一厅的房间。孕妇在预产期前一周过香港,入住她们在香港的接待点。等孕妇要生产时,香港站点就会将孕妇送入他们联系好的香港私家医院,安排孕妇剖腹产。为了赢得“客户”的信任,施小姐还将设在香港接待站的地址和电话告诉记者,并称欢迎前去考察。

  其香港接待站,设在港岛某小区28层顶楼的三居室简陋住宅,惟一能看出这里特殊的,是每间小房墙头上,张贴的胖娃娃照片。广州来的孕妇阿雪和她老公,正在这里等待生产时间的到来。阿雪说,中介已经给她安排了生产医院,只等排期一到,她就会前去医院剖腹产。

  施小姐说,香港的医疗资源非常紧张,医生都很忙,相较耗时很长的自然生产方式,那里的医生多半会实施快捷的剖腹产。据了解,内地孕妇到达香港后,中介会带领孕妇前去诊所检查,医生算好哪一天是孕妇的预产期,就肯定会在那一天做剖腹产。

  手戴帝舵名表的阿雪老公,显然对6万元左右的生育费用不放在眼里,“钱不是问题,这边生的孩子是香港户口,计划生育也管不到。”

  在为阿雪提供接生服务的私家诊所里,一名福建来的孕妇还亲身展现了香港制度的“优越性”:这位离预产期还有些日子的福建孕妇,是来香港检测胎儿性别的。这名福建女人,在福建老家已经生了好几胎,但都是女儿,“老人家喜欢男孩,如果这次还是女孩,我就打掉。”“内地不准检测胎儿性别,但香港可以。”施小姐说,最近来香港检测胎儿性别的内地孕妇也在增多。

  一组引发轩然大波的数字

  2005年赴港生子内地孕妇达19538人比2001年多2.5倍

  “施小姐”团伙在深圳被捣毁前,他们每隔一天就会从深圳接来一名内地孕妇赴港生产。据了解,这类两地联动的接生团伙,在粤港两地数量不在少数。

  内地孕妇被安排前往香港生子内幕被揭后,深圳市政府加大了查处力度,香港媒体也相继展开报道。在舆论压力下,香港立法会议员随即数次召唤港府各职能部门“一哥”,询问有关情况对香港所带来的影响,而就在此间,官方掌握的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总人数也被曝光。

  这是一组足以让香港掀起轩然大波的数字:去年10月,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少光代表政府公布,2005年赴港生子的内地孕妇人数达19538人,比2001年的7810人多出2.5倍。这个数字在去年仍在大幅攀升中,已经突破了2万大关。

  一个月后,50名香港孕妇集结上街,一路游行至香港政府总部,抗议内地孕妇占用香港医疗资源,让本地孕妇生育轮候时间加长。

  而香港各大医院也大吐苦水,内地孕妇占用医院床位,令妇产科医生疲于应付。

  攻港!香港媒体在新一轮报道中,用“攻港”二字来形容内地孕妇涌入香港。

  一道正在拉紧的“铁闸”

  香港提高收费标准限制孕妇入港,并向中央反映

  “如果想在香港生小孩就要赶快,这个政策说不定哪天就没有了,以后可能管得严了。”内地孕妇阿雪老公半年前对记者暗访时所作出的预测,在年底看来,竟然如此的准确。

  面对社会各界的强大压力,香港政府在去年年底开始出台应对之策。香港医管局宣布,把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住院费由此前的2万港元提高到5万元。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少光也表示,香港入境处将采取盘问等措施,阻止非旅游目的的内地孕妇入境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曾荫权去年12月赴北京述职时,也特别将内地孕妇赴港生子问题带上北京。曾荫权在北京与国家公安部领导会晤后说,公安部对香港解决孕妇来港产子问题,有很正面的响应,并会做出多方面的配合。但曾荫权当时没有透露他向中央提出的具体建议。曾荫权表示,香港入境处此前也与内地相关部门有接触,而政务司司长主持的跨部门会议也会研究如何在入境措施上展开配合。

  5年前,新生儿庄丰源家人的一纸诉状,撕开了香港限制内地人赴港生子的铁闸。香港医管局在今年5月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新措施实施后,内地孕妇平均赴港生子的数字已经明显下降。今年5月,平均每日经过急诊室入院产子的非本地孕妇数目已经由去年同期的23人减低为3人。5年后的今天,面对蜂拥而至的内地孕妇,这道敞开数年之久的铁闸,似乎又在慢慢拉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