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38岁男子为变性在医院门口自残(图)

时间:2007/8/17|

阅读量:1135|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重庆晚报
38岁男子为变性在医院门口自残(图)
医生正在为术后的郭希康检查身体

  本报讯 前晚11时30分左右,一名外地男子裤子上满是血迹地走进市急救中心,值班医生吓了一大跳,一问才发现,此人刚在医院大门外自残——剪掉了自己的阴囊和阴茎。

  此人名叫郭希康,河北省青县人,今年38岁,已婚,有一个14岁的女儿。前晚11点10分左右,他来到市急救中心旁街心花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手术剪、酒精放在树下的石头上,趁四下无人,脱掉裤子,嘴里咬着毛巾,拿着手术剪自残。自残后的郭希康忍着疼痛,自行走进了急救中心急诊室求医。

  医生看着郭希康一裤子的血,很诧异,但在了解郭的伤情后,立即将他送进泌尿科手术室,进行清创和伤口愈合手术。郭剪下来的部分已经无法找到,医生称,即使找到,再植也很困难。现在,医生最担心的是郭希康的伤口感染,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昨日,郭希康告诉记者,自己16岁那年发现,同龄男孩都开始有了明显的男性特征——喉结,而自己却没有,更让他感到恐怖的是,自己的前胸开始“发育”微微突起。家人也发现了郭希康身体上的异常,但碍于面子,父母没带郭希康去看医生。渐渐地,他有了变性的念头,虽然他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女儿,但变性的念头越来越强。由于种种原因,他没去医院,而是自己动手,并选在医院附近,以便到医院求医。

  “我受了点伤,在医院。”昨日,郭希康鼓足了勇气,拨通了家中的电话。电话中,郭希康将自己的事对女儿很含蓄地说了,电话那头,已经懂事的女儿泣不成声。最后,郭希康将事实向父母和女儿全盘托出。沉默良久,女儿对父亲说:“过年的时候回家吧,我们很想你。”父母虽然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但也希望在外漂泊多年的儿子回家。打完电话,郭希康说,等伤养好了就尽快回去。

  医生分析,郭的身体呈两性特征,可能是先天染色体异常或者是患了某种疾病。

  新闻纵深

  16岁身体发生异常

  昨日,记者在急救中心看到郭希康时,他躺在病床上,忧郁的表情显得十分孤独。38岁的他留着齐耳短发,皮肤非常白皙,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郭希康称,自己是河北省青县人,家中有一个姐姐。他初中毕业后没有再读书,到县里的造纸厂当了一名工人。

  16岁那年,他的身体发生变化:一是同龄男孩都有的男性特征喉结,他没有,二是他前胸居然开始“发育”。而从那时起,郭希康有了“做女人”的念头。

  迫于压力结婚生女

  1990年,郭希康的表哥娶了到河北省青县打工的重庆忠县姑娘为妻,表嫂又将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了郭希康。“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为了不让村里人说闲话,1992年我们结婚了。”一年后,郭希康有了自己的女儿,但变性的想法在他脑中根深蒂固。

  1996年,郭希康的右腿被造纸厂的机器切伤,并留下后遗症,走路一瘸一拐。当年,妻子提出

离婚,并回到了重庆。

  身体和婚姻的打击让郭希康变性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即使不能变性,也要过像女人一样的生活。”带着这样的憧憬,郭希康离开老家来到广州,并开始留长发。

  不去医院选择自残

  因皮肤白皙嫩滑,又留着长发,没到广州几个月,郭希康就有了不少追求者。但当大家知道他真正的性别后,都敬而远之。后来,虽然一位来自四川省自贡市的男子与他

同居,但两人在2000年还是分了手。郭希康四处游荡,于2004年2月来到重庆。他到重庆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南纪门药材市场买了一把手术剪。郭希康在重庆居无定所,到处打工,“有时我睡在南纪门的棒棒公寓,有时就睡在大桥下。”

  郭希康称,这几年他十分节约,存下了三万余元的手术费,但因变性手术需家人同意签字,而他又不愿意告诉家人,在几家医院都遭拒绝后,郭有了自残的想法。

  新闻面对面

  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变成女性?

  郭:16岁慢慢有女性特征后。

  记者:你想变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郭:女性有一些特权。在家,姐姐不需要干重活,而我要。每次父母都以“姐姐是女孩,早晚要嫁人,而你是男孩该干”的理由来回答我,我很生气。

  记者:四年前就买好了手术剪,为什么现在才自残?

  郭:以前有很多顾虑,现在我38岁了,活了大半辈子,不怕了。

  记者:今后有什么打算?

  郭:目前就想回家。我很想我的女儿,她马上读初三了,成绩非常好。

  记者:动手前,你想的是什么?

  郭:想我的女儿,想我的父母,想他们能不能接受我的举动。

  朱隽、记者杨帆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