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银行和电信“联姻”:又一霸道行径

时间:2007/8/26|

阅读量:1185|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来源:新华网
 

     朱少华 作者文集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和信息产业部达成协议,同意电信用户缴费信息接入个人征信系统,并已经责成各地人民银行和电信企业推进这项工作。 

    按照这个协议,如果一个用户无故欠费超过2个月,相关信息就会被银行记入个人信用报告,这不仅要直接影响到对该客户发放贷款,甚至可能影响到该客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这个“联姻”支持的是一个“法定”的诚信问题,那它是无可非议的,但对象却偏偏是群众意见比较大、在消费者心目中本来就有诚信缺陷的电信企业,这就有了霸道的性质。这种“联姻”一旦成为事实,将会进一步助长企业的霸道行径,而使本身就处在弱势地位的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难维护,地位更难保障。

    电信企业和用户的费用如果发生纷争,这应该是一个经济纠纷,和任何企业与客户发生的纠纷并无质的区别。我们不排除有些用户有恶意拖欠费用的行为,但大部分纠纷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出现了问题,导致用户不愿意按期付费。这样的纠纷,企业和客户一般都通过仲裁机关仲裁或法院判决来解决。而现在银行和电信的这个协议,把电信的权利推向了“绝对主动”的地位,客服双方一旦发生纠纷,不需要经过仲裁或法律程序,客户就要“无条件”地受到“信用污点”的制裁。如此一来,今后无论电信出台什么政策,要收什么费用,用户就必须如数及时地交纳,否则就只能遭遇银行和电信部门的合力“惩罚”了。

   由于受其自身垄断性质的决定, 近几年来,电信企业的“霸王服务,霸王收费”行为层出不穷:一部电话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彩铃、来电显示、信息服务等莫名其妙地就产生许多费用;用户移机、故障、报修服务不到位;“月租费”从无商量的余地;由于计时计价不准确而引起的话费纠纷等等。这些现象本身就很不正常,现在银行又和电信企业“强强联合”,无疑是把消费者推到了一个更弱势的地位,这种做法,只会进一步激化电信企业和消费者的矛盾。

    此外,银行用这种方法涉足在企业和用户的经济纠纷中,难免有些“越俎代庖”的意味。即使在国外,大多数银行要出具信用证明也仅仅限制在自己的业务之内,而我们的银行和信息产业部的这个协议,就使自己不由自主地充当了消费仲裁甚至法院的角色,这不仅伤害了广大消费者,也伤害了法律的威严。银行可以考核自己客户的诚信度,有什么资格对电信行业的客户进行诚信度考核?而从现在许多事实特别是服务规范来看,我们的银行本身就因不少做法令人对其诚信度产生怀疑,这样的企业,也有资格充当社会人信用的“法官”?这种行为,又怎么可能利于社会诚信度的提高?

    如此看来,银行与电信的强强联姻,完全是又一霸道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