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007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年度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予以公告,深圳今年将推动皇岗村、湾厦村及深惠路沿线等45项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城中村的改造历来是各个城市的棘手问题,其中最为直接的矛盾来自于拥有大量出租屋的原住民和政府部门:原住民不愿放弃可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收下去的房租,任何改造都可 能被疑心为“谁要动我的奶酪”;政府部门面对手中可供应土地急剧减少房价高企,以及城中村现有状况容易引发治安、消防等多种问题的窘境一直相当忧虑。 据新闻透露,深圳市政府此次对城中村进行的改造采取了“新形式”,比如,某项目就采取了村民以宅基地入股改造城中村,并参与项目利润分配的新方式。按照这样的模式,对村民的宅基地不再另行补偿,只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补偿村民住宅建设成本和拆迁安置过渡费用。此举无疑很好地解决了原住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之争,而且创造了双赢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值得嘉许。 接下来的问题是,当原住民有了漂亮宽敞,几乎可以与周边商品房媲美的豪华升级版出租屋之后,他们是否还会愿意按照以前的价格出租给以前的租客,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农村到深圳谋生的外来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原住民们纵横出租屋市场十余年,绝对懂得什么叫“随行就市”,他们是最为聪明理性的草根经济人,最会用实际行动阐述“一分钱一分货”的真理。因此,从城中村的宅基地上拔地而起的豪华升级版出租屋多半会提高租金,这就直接导致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成本急剧提高,须知,伴随租金上扬的还有猪肉、蔬菜…… 这就是深圳出租屋改造面临的尴尬:不改造肯定不行,何况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已经达成共识,据说,原住民们个个都踊跃得很,显见其看好长远的收益必会大幅增长,就目前而言,我们甚至完全可以说双方的博弈是均衡而平等的。但是,被损害利益的大多数间接利益相关者,却连博弈的资格都没有,他们几乎完全不在这场博弈的利益考量范围之内,他们能够等待的难道只是到时候乖乖交上涨了一截的租金? 诚然,外来工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有“用脚投票”的自由和权利,他们可以从租金太高的出租屋搬到租金稍低的出租屋,但他们其实只有选择“租金涨得太离谱”和“租金涨得不太离谱”的自由,更何况,这种自由也是越来越少越来越有限的。笔者仔细阅读《计划》,发现其中有“遵循量力而行,确保成功,特区全面改造和综合整治项目均衡安排,内外同步推进,特区外为主的原则”的字样,也就是说,作为租金相对“价值洼地”的特区外将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城中村改造热潮。一旦特区外的出租屋租金如当下的房价一样直逼特区内,试问,外来工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们还有多少“用脚投票”的自由和权利?这些租客的利益其实与城市密切相关,假如他们被迫离开深圳,无疑会降低经济的活跃程度。 实际上,受影响的还有部分收入偏低的深户人士,他们一直买不起商品房,又够不上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不幸成为“夹心家庭”,更有市民因疾病或特殊原因卖掉以前的住房,他们都因为城中村的租金相对较低,生活便利而选择长期租住,此次改造完成后,这一部分市民恐怕也将面临更为困窘的生活状况。 城中村改造的顺利推进以及“后遗症”的尽快消除,迫切需要政府拿出更大的诚意,从城市的长远利益出发,谨慎考量各阶层利益(其中尤其需要关注低收入阶层的利益),寻求妥善办法力争一个多赢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