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9/14|
阅读量:1224|
来源:朱运德
| |
2007-09-13 15:33:09 作者: 来源:环球杂志 | |
“不甘守成”型 代表人物: 香港“小超人”李泽楷 与香港众多的“二世祖”不同,李泽楷最大的理想就是独立于多年稳坐“亚洲首富”宝座的父亲,每当媒体以“李嘉诚之子”称谓于他时,他都会大光其火,以至于有一度其秘书不得不事先提醒记者在采访中不要提及李嘉诚的名字。他的这种“叛逆”性格让老父头痛不已。“莫说他已经40岁,就算他只是14岁,我也管不了他,”李嘉诚曾公开表示。 14岁那年,李泽楷跟随被斯坦福大学录取的哥哥来到美国。李嘉诚的本意是兄弟两人有个照应,不料到了美国后,李泽楷与哥哥极少往来,甚至连父亲为他在银行里准备的一笔存款都没有动用,而是靠在麦当劳打工以及当高尔夫球童来挣自己的生活费。高尔夫是李嘉诚最为喜爱的体育运动,后来却成为李泽楷最为痛恨的运动。因为当球童要背负沉重的球棒袋,致使其右肩拉伤,至今旧伤还屡有发作。 大学毕业后,李泽楷的第一站是去加拿大当投资银行家,第一次乘坐飞机头等舱也是在那时实现的。两年后,李泽楷被召回香港加入李氏家族企业,但从步入商界第一天起,他就决意要走出父亲的影子。当父亲的和记黄埔表示放弃发展卫星电视计划时,李泽楷却从父亲处借来了1.25亿美元,于1990年建立卫星电视公司。通过与BBC及MTV展开广泛合作,李泽楷的卫星电视王国迅速扩大,其商业风格也与父亲截然不同。1993年7月23日,李泽楷只身一人与全球传媒大亨默多克在地中海的一艘游艇上谈判两个小时,成功地以9.5亿美元将卫视易手,盈利逾8亿美元! 有了本钱,李泽楷置父亲开出的和黄总裁一职于不顾,“出走”家门,独立创业,成立了盈科数码动力公司,并顺利借壳上市。2000年2月,李泽楷的盈科集团以350亿美元资金收购了“百年老店”香港电讯54.4%股权。这一举击败了李光耀次子李显扬领导的新加坡电信。并同时使默多克协助新电抢夺香港电讯计划遭到重挫。这场以小搏大的并购案令李泽楷名声大噪,人们戏言,“老超人干一辈子,不如小超人搞一下子。” 然而,李泽楷和电讯盈科的故事有一个很精彩的开始,但结局并不尽如人意。2001年后,电讯盈科的全球宽带网络开通,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赢利,李泽楷的NOW计划也被人嘲笑为No One Watching(“无人观看”)。股市上,电盈连年颓势,股价从最高120港元跌至最低时仅为0.92港元。2002年初,Asia money杂志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电盈被选为香港管理最差及投资最差的公司。2003年6月,李泽楷辞去了公司行政总裁职务,只留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及主席一职,并逐渐淡出公司的管理事务,专心资本运作。 香港立法会议员郑经翰与李泽楷是忘年交,他这样形容“小超人”——“理解他有两把钥匙,一是商人套利的本性;二是想自己正名,自力更生的强烈愿望……他太聪明,有天分,就是太想超过父亲,自己干出一番事业。”去年,李氏父子又因为电讯盈科部分股权的收购打响暗战,李泽楷策动公司76%的小股东投票否决了把股票卖给李嘉诚。看来,这场如同章回小说般精彩的父亲角力还将继续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