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9/15|
阅读量:1156|
来源:朱运德
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遭遇解聘潮的不仅仅是代课教师,出租车、清洁工等不少行业也存在类似情况。本报记者陈以怀摄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
“除了代课教师,我们行业也是这样。”近几日,代课教师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遭遇解聘潮的报道激起千层浪,不仅代课教师们继续声援,来自出租车、清洁工等不少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向本报报料,表示他们所在行业也存在类似情况。
奥一网讯“除了代课教师,我们行业也是这样。”近几日,代课教师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遭遇解聘潮的报道激起千层浪,不仅代课教师们继续声援,来自出租车、清洁工等不少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向本网报料,表示他们所在行业也存在类似情况。
代课教师遭遇解聘潮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深圳有类似经历的代课教师纷纷站出来,讲述情况,两天来本报报料平台接到十多宗代课教师的报料。
被解聘代课教师的遭遇也得到人们的同情,昨天,深圳市少年儿童助养中心的工作人员致电本报,表示愿意帮助本报报道的5位被解聘教师,让他们来助养中心上班。
代课教师的命运也触动了其他行业。昨天,多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向本报反映遭遇到和代课教师类似的问题,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这种解聘风潮似乎正在多个行业蔓延。
来自深圳某出租车公司的郑先生反映说,他在该公司开车有5年以上,与公司的5年合同已经到期,前一段时间公司换车时,不让他们继续在本公司承租汽车,使得他们无法与公司续签合同。郑先生说,如果与公司续签合同,一签就是5年,那么在公司就超过了10年,这样根据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5年之后就可以跟公司签没有期限的合同,“估计公司出于这个考虑不再续签”。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在一家台资企业工作的张女士,她工作6年的单位前几天突然以调换岗位为由迫使她辞职,而且她身边一些工龄较长的同事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对于其他
●启事
一部旨在维护雇主与员工双方利益的新《劳动合同法》在实施前夕,却掀起了一股辞退老员工的风潮。除了代课教师,深圳的众多企业也在新法实施前开始动作频频。作为员工,你和你身边是否也有人同样因为新法而遭遇下岗和失业,成为新法下牺牲的“老员工”?作为雇主,你和你所经营的企业是否因为这部新法面临着新的困境?在苦恼与困扰之外,你有何想法和建议?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本报开通奥一网论坛以及热线平台83325000,就这一话题进行互动探讨。
爱心人士要聘被辞代课教师本报报道引起热心人关注,一民办儿童助养中心伸出橄榄枝
本报讯连日来,本报报道的代课教师及新《
爱心人士同情代课教师
鲍金萍告诉记者,自己本来是深圳市福田区的一名女警,在很多次亲手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送往救助站之后,便萌生了收留这些流浪儿培养他们成才的念头。几年前,她创办了金平少年儿童助养中心,收留的流浪儿已从以前的20多人扩充了数倍。这些青少年进来之前多为“流浪儿”、“乞讨儿”,还有“扒手”,更多的则是失去家人音讯,没有生存技能的“黑户”孩子。
“我做的是爱心事业,看到你们的报道以后,非常同情这些老师,只要他们愿意,可以到我们助养中心来教课。”鲍金萍表示,由于助养中心收养了很多
部分老师希望留在原来学校
对于鲍金萍女士的好意,几位遭遇辞退的代课教师都非常感动。龙华中心小学的罗老师一听到这个消息,连说了四声“谢谢”。观澜二小的伍老师则感慨地说,“以前这样的事情只怕没人管,现在能有这么多人关心我们鼓励我们,至少在精神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不少老师表示,会考虑鲍金萍女士的邀请,因为目前正赋闲在家,对将来的生活一片迷惘,去助养中心至少能够不脱离教师这个行业。“我当了这么多年老师了,实在是不想改行再去做别的。”伍老师说。
但也有部分
■个案
六年清洁工变相被辞退
公司以调换岗位为由迫其主动辞职
今年40岁出头的张女士怎么也没想到,6年多来一直工作好好的,如今工作一下子没了。前几天,公司以调换岗位为由,迫使张女士“主动辞职”,失业的她如今只能以拾荒为生。
突被调到又脏又累岗位
张女士此前在德承木艺公司工作,这是一家台资企业,位于公明街道塘尾第一工业区。在这家公司工作6年中,张女士一直给老板做清洁工作,每个月有800元底薪打到账户上,还会发两三百元现金。
前几天,公司人事部领导将她叫过去,告诉她“你不要做了”,张女士听出来是公司要炒掉她的意思。张女士说,她提出来要求公司给予一定的赔偿,结果公司又改变说法,表示要将她调到生产部,还告诉她,如果不愿去,自己写一份辞职书,否则得不到一分钱赔偿。
张女士告诉记者,将她调到
公司回应有调岗权力
张女士在厂里工作6年中,一直没有和厂方签订任何合同,平时节假日加班也没有任何加班工资,在此之前,张女士周围有其他清洁工同样因为调换岗位而离开公司,有一位还是工作了10年的老员工。
张女士的女婿说,厂方这样做就是想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清退老员工。他为此已将此事向宝安区劳动局和公明劳动站反映。
失业在家的张女士如今以拾荒为生,自己已经过了40岁,能不能再找一份工作,她并不抱希望。
记者昨天下午致电德承木艺公司,一位女士在电话那头表示知道这件事,她起初告诉记者,公司并没有辞退张女士,只是将她调了岗位,“她本人现在还在上班”。
当记者确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