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深圳数字化落后北京上海

时间:2007/9/21|

阅读量:1158|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来源:南方都市报
 

  

 

  数字化不知不觉间已经深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日渐发达的今天,很多人怀有这样一个梦想:什么时候足不出户却可以像身临其境

一样逛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以去政府办事,甚至可以去商场购物,去餐厅订餐……

  其实,梦想并不遥远。“数字城市”正在搭建通往这个梦想的桥梁,深圳人似乎离这个梦更近一些,有着较好信息化基础的深圳,早在几年前就擎起“数字城市”的大旗,并取得初步成就,走在全国“数字城市”建设大军的前列。

  明天起至23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大会”将在深圳举行。作为这次活动的举办地,深圳的“数字城市”建设广受关注,起步较早的“数字深圳”建设进展如何,面临什么困难?本报记者对此问题进行一一梳理。

  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的小朱前不久去科技园办事时遭遇小偷,小偷将包划开准备偷他的手机时被发现,小朱将这名小偷抓住,并拨打了110。

  可是,今年7月刚毕业来到深圳的小朱并不熟悉这里,无法告诉110具体位置,110接线人员告诉他,看看最近的路灯杆,上面有编号。报出编号后,接警人员一分钟后就来到了现场。“这种方法很好,报警很方便,特别是对外地刚来的人。”小朱说。

  数字化改变市民生活

  从去年开始,深圳市公安局将全市10多万根路灯杆全部编码,这些编码都被编入了110指挥中心的电子地图,只要报出编码,民警马上就能利用电子地图迅速判断警情精确位置。

  路灯杆定位报警,这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带给人们最直观的便利,其实,这种便利已经越来越多地在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开车的人会在路上看到一些实时路况电子导引牌,告知前方有无拥堵,又比如道路GPS定位系统,可以方便准确定位自己所在位置。

  数字手段不仅在改变市民生活,也在改善城市的管理方式。去年6月,深圳数字化城管系统开始运行,这一系统把全市1953平方公里土地划分为8726个单元网格,对全市市政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进行全面普查,对每一个部件进行了编码,包括地理位置、物理属性及管理责任单位等内容,使得深圳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数字化城管系统只是一个代表,环保、规划、民政、公安、交通等多部门均通过高科技手段开发了相应的管理系统。

  建设数字城市深圳有优势

  “这些都是‘数字城市’的体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博士田坤说。“数字城市”这几个字眼近几年已经广泛出现在各种场合,这个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最早提出的“数字地球”演变而来的概念,已经成为国内诸多城市新的发展口号。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领先全国的深圳自然不能落后于人,在2003年,深圳就在首次发布的信息化白皮书中高调提出要建设“数字城市”,而时至今日,根据市信息办介绍,深圳在电子政务、城市应急指挥、规划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监控、城市管理等系统建设方面已有所建树,而在公共服务领域,也建设了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以及社区服务等服务系统。

  “深圳建设‘数字城市’有自己的优势”,田坤认为,深圳经济实力雄厚,硬件设备先进,加上是一座新兴城市,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同时一些历史的数据也保存得较为完整。所以,他认为深圳“数字城市”建设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数字化程度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不过“比起北京、上海仍有一定差距”。

  ■名词解释

  数字深圳

  从广义上来说,数字深圳可以理解为深圳市整个城市信息化体系和进程;从狭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以地理空间坐标为框架,以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支持深圳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支撑平台(环境),是深圳市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核心理念

  服务市民

  “数字城市”是什么,具体内涵是什么,目前很多城市并不是很清楚,更多停留在喊口号上面。尽管“数字城市”的概念比较宽泛,学术界理解不甚相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博士田坤认为最根本的落脚点应该是市民以及企业等的需求。“服务市民是‘数字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深圳社科院有关专家表示,数字化虽然是一种技术手段,但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实际考验的是政府的理念,而“数字城市”建设水平也可以反映出政府为民服务的水平,可以作为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考核参照。

  ■建议

  取经香港借力民间市政协委员呼吁借力民间力量建设数字深圳

  要让“数字城市”真正服务于民,让企业和民间广泛参与无疑是一条通途。市政协委员、市科协副主席张克科曾经向政府有关部门呼吁,建设“数字深圳”,必须借力民间力量。

  建设数字城市商机巨大

  “对企业来说,‘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张克科说,有利益的驱动,会使得企业做得更好,也会更加关注市场的需求。比如网上购物,商家直接从生产商仓库取货,超市就可以消失了,企业甚至不需要在各个城市都建立仓库,大大降低成本,此外,互动娱乐、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等行业,都孕育着不小的商业机会。

  事实上,借助企业力量已经被证明是可行而有效的,张克科举例说,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参与的电子政务、平安深圳、环境生态监测、交通物流服务等,都助推了深圳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他认为,在电子政务、电子警务、安全防范、应急联动、环境生态监测、人口管理、企业诚信认证、交通物流服务等方面,都可以发挥民间和企业的力量。

  对深圳建设“数字城市”来说,还有一块“富矿”不容忽视,那就是香港的丰富经验。

  深港数字衔接拉开序幕

  “香港城市数字化管理和电子政务经验值得深圳参考和学习。”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博士田坤说,由于部门间各自为政,“数字深圳”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香港在这些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

  香港早在2001年就建立了资讯基础设施,目前已是全球网络设施最完善的城市之一,特别是在电子政务方面,香港在全球享有声誉,建立了全球首个电子投标系统,应用了第三代移动通讯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深港合作在近几年渐入佳境,在数字衔接方面,也已经拉开了序幕,比如深圳高新区和香港数码港共同规划建设专线连接两个园区的信息网络平台,为两地园区客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深圳图书馆也参与了粤港澳三地图书馆数字化联网计划,实现三地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联网和查询等。

  ■解读

  数字深圳需补裂缝

  有专家认为数字深圳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未形成合力

  部门数字化程度的突飞猛进是“数字深圳”建设成就的缩影,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数字深圳”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部门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

  各干各的造成很大浪费

  “北京、上海之所以领先深圳,上海有‘数字城市’的总体规划,而北京从上世纪末开始,就着手从政策法规、规划、机构设置等方面开展,更有市委书记刘淇亲自主抓”,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博士田坤告诉记者,对比北京和上海,深圳的“数字城市”建设虽然起步较早,但是一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基本上是各个部门单独规划、单独实施。

  对于部门之间单干的问题,市政协委员、市科协副主席张克科曾利用政协提案呼吁过,希望全市制定统一的规划,把各个部门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办大事。

  “各部门各干各的,很多部门做的事其实是别人已经做过的。”张克科说,因为没有政府统一协调,这样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等于是重复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各部门都会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资金做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像城管、环保、公安等部门的系统都将全市划分成了若干个网格,最基本的数据是一样的。

  部门系统成信息孤岛

  而因为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为重,各部门辛辛苦苦建成的系统并不愿意也难以与其他部门共享,“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信息孤岛”,张克科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部门信息化建设越快,信息孤岛就会越多越大,而给市民和企业带来的不便也就会越来越大。

  田坤则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数字城市”就像一张立体的大网,如果信息不能交流共享,意味着网中间联不起来,好比网裂成一个一个洞,只有将这些裂洞缝合起来,网的作用才能最大发挥。

  事实上,深圳市已经注意到该对这张网进行修补了,市信息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为做好数字城市信息基础的统一规划,正在编制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总体设计,提出资源共享机制和具体方案,同时也正在制定全市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以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的互联互通。

  不仅是政府部门难以形成合力,对深圳来说,政府部门太强势反衬的是企业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弱势地位。

  “企业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田坤说,资源大多掌握在政府手中,除了个别大企业,比如中国移动等,其他企业很难有所建树,现在深圳企业也只是在GPS导航和数字化餐饮服务等方面做得比较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