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深圳人“看性”:坦然而开明

时间:2007/9/23|

阅读量:1229|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06年09月23日    深圳特区报

深圳人“看性”:坦然而开明

——专家解读深圳首届性文化节四大现象

记者在连续两天的采访中,发现性文化节中的四大现象:市民观展积极;观展人员中以中老年人居多;观展者男多于女;观看展品时很大方,但面对记者采访却摇头拒绝。如何解读这些现象?昨日,记者采访了参加本届性文化节的嘉宾彭晓辉,他是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记者:您认为深圳市民对性及性文化总体上持何种态度?

彭晓辉:深圳市民总体上对性和性文化的态度是开明、坦然的,我曾参加过武汉和上海这两地的性文化节,感觉深圳人对性的态度比其他城市要好。我希望深圳既是一个经济主动型的城市,也是一个文化主动型的城市。这是我作为性学专家的一种专业观点。

记者:观展者中中老年人居多,这一现象您怎么看?

彭晓辉:从几个举办了性文化节的城市来看,中老年人居多是一个共性,这可能有多种因素,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对性文化性信息的了解渠道比青年人要少、接触到性信息的途径也有限,比如他们不像青年人那样可以经常上网,而性文化节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正常的、合理的理由,能文明地接触到各种性文化,同时他们从心理上也能接受。因此,这从一个角度也说明,应经常性地举办各种性文化活动。

记者:如何看待参观者多为男性?对女性有何建议?

彭晓辉:从现场看,很多观展者是相信我们的科学性、规范性,我们的性文化节所提供的内容是受欢迎的。其实,男女之间性的能力没有强弱之分,但有些女性却认为男人不会有性冷淡、但女人会有,这种观念的根源,就在于传统中错误的性观念,认为女性谈到性意识或者性观念是一种很不好的事情。性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如何运用才是关键,夫妻之间的性活动,只要不伤害到彼此的性生理,性心理上也能接受,都可以。而家庭的和谐、健康,对构建文明社会无疑起到积极作用。

记者:不少观展者观看展品时都很大方,但一听记者采访就会拒绝,而且有人认为有的人是出于猎奇心理才来看展览,对此您如何评价?

彭晓辉:有些人面对记者谈“性”,会比较害羞,这可以理解,毕竟性还是有它的隐秘性的,虽然我们不能把它神秘化,但可以保留它的神秘性。

我认为,猎奇是正常的,因为对性的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在人一生的任何阶段,都会有性好奇,无论是孩子、成年人、还是处于老年阶段。关键在于,要对性好奇作正确的引导,一定要有正常的渠道让他满足,只有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满足这种感受,人的身心才会健康,对性也才会有坦然和开明的正确态度,也才能有家庭的幸福与和谐。


作者:本报记者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