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女子怀孕3个月查出艾滋病毒坚持生子(组图)

时间:2007/11/29|

阅读量:1159|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07年11月29日02:09   南方日报   
 

女子怀孕3个月查出艾滋病毒坚持生子(组图)


女子怀孕3个月查出艾滋病毒坚持生子

女子怀孕3个月查出艾滋病毒坚持生子(组图)


女子怀孕3个月查出艾滋病毒坚持生子

女子怀孕3个月查出艾滋病毒坚持生子(组图)


女子怀孕3个月查出艾滋病毒坚持生子

女子怀孕3个月查出艾滋病毒坚持生子(组图)


女子怀孕3个月查出艾滋病毒坚持生子

 

“艾滋”和“妈妈”,一对残忍的词语组合。

面对一个即将到来的“危险”的生命,她们有多期待、忧虑甚至恐惧?

30%或3%的感染机会,在这个关于生命的赌博面前,她们迎来的是亲属的爱和勇气,还是决断的离弃?

她们小心地潜隐在茫茫人海之中,警惕地自绝于媒体视野之外,孤独地做着“生还是不生”的选择,煎熬般地等待着婴儿是否感染的检测结果。

本报记者历经辗转,慢慢靠近这一人群,按着她们的意愿变换了好几种联系方式,为她们开解,帮她们联系医生。在艰难的接触中,一个个信息片断,连接成了一个“艾滋妈妈”产子的全过程。

我们并非意在窥视一个隐秘的群体,更不为满足突破新闻的职业满足感。毕竟,生还是不生,不仅是“艾滋妈妈”的选择,也是整个社会的艰难抉择。我们也坚信,只有了解,才有理解,才能让各方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关心和帮助这个群体。

至今,我们的报道对象和其丈夫的QQ还在记者的“好友”栏里。

悲喜

近距离接触、真实记录一个“艾滋妈妈”的产子全程

2007年11月27日,星期二。

广州点击查看广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入秋,傍晚时分,天空飘起了小雨,刮起了大风,让这座城市突然冷了起来,人们早早地回家了,整个城市显得安静寂寥。

但是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部二楼,却显得异常繁忙。

来自广东珠海某地的一名27岁女子,由于一天的奔波,原本打算第二天手术,却在这个时候产生剧烈宫缩,出现临产迹象。

她被匆匆送到一个简陋的手术室。手术室已有十年历史,专门给“艾滋妈妈”提供剖宫产。

这名年轻漂亮的妈妈叫贾雯雯。她是记者一个特殊的网友,早在几个月前,记者就历经辗转联系上了她,但是出于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警惕,她一直要求记者用短信联系,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后,才开始在网上聊天,甚至让记者加了她丈夫的QQ。当她到达广州,到了临产前的阵痛,她才拿起电话,记者才第一次听见她的声音。

获知她当晚必须手术,记者立即赶往医院。

HIV

贾雯雯说,阿强的故事感动了她,这是拥有一个幸福童年的贾雯雯无法想象到的生活,一对姐弟恋,来势凶猛,谁也挡不住。

临上手术台前,一些准母亲总会回头留恋地看看脱在门口的鞋子,那也许就是最后一眼。作为一个快要当妈妈的女人,是幸福的,同时内心也是充满忧虑的,担心自己是否能活着出来。

但是,这个叫贾雯雯的女孩子,她不担心自己能不能平安出来,而是担心自己孩子是否健康。

因为她在怀孕三个月的时候才查出自己是HIV携带者。

她的丈夫,那个比她小5岁的“男孩”阿强,此刻显得远比年龄成熟。看得出,担忧的情绪笼罩他们已经很久了,只有之前在QQ上跟记者聊起他们的爱情故事,才显得那么甜蜜。

这场“80后”的姐弟恋,从一个“欺骗”开始。

去年的一个周末,家住珠海的贾雯雯在一个聊天室认识了一个叫阿强的男孩子。第一次聊天的时候,阿强说他才13岁半。生于1980年的贾雯雯信以为真,把他当成一个小弟弟那样聊了起来。

第二天,阿强又来聊天室找她聊天,她非常惊讶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去上学,逃课到网吧聊天?”

阿强告诉贾雯雯,他是一个外地人,21岁,在广东打工,是一个打工仔。

阿强告诉贾雯雯,他老家在陕西一个贫穷的山村,父母根本没能力供他们上学,他初中没有读完,就只身来到广东投靠一个远房亲戚。他没有文凭,没有单位要,没有见过世面,“这个城市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连续饿了一个星期,他的远房给了他路费回家。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来到广东打工,希望能挣钱养家,养父母。

贾雯雯说,阿强的故事感动了她,这是拥有一个幸福童年的贾雯雯无法想象到的生活,一对姐弟恋,来势凶猛,谁也挡不住。

在艰难的接触和采访中,这段故事的采访相对来得容易。和记者在手机短信和QQ里雀跃的聊天中,他们描述了这场没有任何杂质的爱情。

不久,阿强带着他的白雪公主回到陕西老家举行了婚礼。贾雯雯留在阿强的老家,开了一间杂货店。很快,雯雯怀孕了。

那时候,这个二十出头的男人不知道,一场艰难考验即将来临。

抉择

22岁的男人对以泪洗脸的妻子说:“就算真的确诊是这样的病,我也永远和你在一起。”

阿强心里还有很多的疑问,但是他尊重他的妻子,没有问她这个病是从哪里来的。

贾雯雯怀孕后3个月,第一次去医院产检的时候,验血显示她可能带有HIV病毒。

医院不敢确定,让她去专门的CDC(疾控中心)复查。抽血复查需要等待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的等待时间里,他们受着从未有过的煎熬。

当时22岁的男人对以泪洗脸的妻子说:“就算真的确诊是这样的病,我也永远和你在一起。”

结果出来了,是HIV。

按照惯例,夫妻双方一人查出是HIV携带者,配偶一定得经过有关机构的验血检查。

又一个星期的等待,这个年轻的家庭,正等待着一场判决!

好在结果是阴性——阿强没有被感染。

阿强当时虽然舒了以口气,但这并没有带给他更多的庆幸。

这个年纪轻轻就到城里打工的年轻人并不了解HIV,他一开始以为妻子有了HIV,就会立即死亡,他害怕妻子死去。

阿强说,他心里还有很多的疑问,但是他尊重他的妻子,没有过问她这个病是从哪里来的。

根据记者多年的采访经验,“艾滋妈妈”最直接的精神支撑来自自己的丈夫。但并不是每个“艾滋妈妈”都这么幸运,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家庭、恋人甚至涉毒男女,站出来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太难了。

现在,贾雯雯夫妻最大的疑问是,孩子是不是安全的?孩子怎么办?所以他们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孩子要不要?

另一个问题是,怎么跟父母长辈说。

他们的父母亲们毕竟没有多少知识,对“HIV”根本就不了解,恐怕是越解释越糊涂,说不定还会吓着他们,让他们更加担心,所以夫妻两人选择了对父母隐瞒贾雯雯的病。

贾雯雯开始从各种渠道了解这个病,她也咨询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蔡卫平,他告诉贾雯雯,如果尽早吃阻断母婴传播的药物,孩子得病的几率会从30%降低到3%。

这真是一个喜讯,给这个家庭一线新的曙光。

知道很多“艾滋妈妈”都生下了健康的孩子,贾雯雯信心百倍,她对记者说,那么多的妈妈都那么幸运,她也应该是幸运的。

事实上,从1999年至去年,在广州市第八医院已经有15名艾滋产妇在实施药物阻断后成功产下婴儿,且无一例感染。但该院医生说,发现感染HIV病毒后多数女性选择流产。

贾雯雯决定生下孩子。

“艾滋妈妈”吃抗病毒的药物,有很强烈的副作用,很多人几乎不能坚持,但是,贾雯雯说她感觉很好,没有什么不舒服。

怀孕半年后,贾雯雯回到娘家养胎,为了一家人的生计,阿强留在家乡打理士多店,直到贾雯雯要生产的前一个星期,老公阿强才关闭了家乡的小店,专程来陪老婆生孩子。

产子

喜的是,自己当爸爸了!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的,要等到孩子1岁半的时候才能知道,这一年半的时间,他们将备受煎熬!

自己和雯雯朝夕相处,有没有被感染,也时刻困扰着他!

晚上8时,记者赶到第八人民医院的时候,住院部二楼的门刚刚关上,记者远远地看着贾雯雯被推进走廊尽头的手术室。

记者推开门,和医护人员解释半天,说和孕妇贾雯雯是朋友才得以进去。在网上看见的帅哥阿强,现在就在记者眼前也认不出来了:阿强比照片上更英俊,高大,帅气,但是,好像一下子成熟许多,根本就不像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孩子。

他在前后奔忙,给各种手术前的单据上签上名字,填上他们的资料。

本来,记者跟贾雯雯夫妇联系几个月后,为其牵线联系了医生,剖宫产手术预约在28日进行的。记者知道,“艾滋妈妈”必须由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这样有防护条件的医院接生。很多产妇产前并未做HIV检测,因此做手术时医务人员连基本防护都没有,非常危险。

记者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像贾雯雯这样HIV阳性的产妇,能否找到其他医院为其接生。记者了解到,不少“艾滋妈妈”在妇产科、妇婴医院都被以“影响其它产妇”为理由拒绝,即使是一些有防护能力的医院。

事发突然,还没有到28日,贾雯雯就由于羊水减少,路途颠簸,加上情绪焦躁,觉得肚子很痛,肚子发硬,就到八院做手术了。

原本答应要记者写他们爱情故事的阿强,看见记者以后,却显得犹豫起来。记者只好坐在医生办公室等待。

但手术室里发生的一切,记者并不陌生。去年采访另一个“艾滋妈妈”产子时,主刀的医生禤庆山就对记者透露,以前手术防护条件简陋,医生都是头上戴着开摩托车用的头盔,身上穿着雨衣,脚上穿着高筒靴,甚至还戴过潜水镜。直到2000年后,才有了专门针对职业暴露的防护用具,一次性防护眼镜,全身穿一件一次性防护套,隔离效果都很好,但穿着很不舒服。天气热的时候,做完手术浑身都不停地滴水。

不知什么时候,“哇”的一声啼哭,让阿强和在场的医护人员都舒了一口气,记者赶到手术室门口,连忙问护士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一个男孩!

护士愉快地回答。

阿强的脸上出现了难得的笑容,他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是晚上9时10分,他走到走廊的另一端,拿起电话,给他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父母报喜:爸爸妈妈,你们有孙子了!

阿强说,他此刻的心情是最复杂的!

喜的是,自己当爸爸了!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的,要等到孩子1岁半的时候才能知道,这一年半的时间,他们将备受煎熬!

还有,自己和雯雯朝夕相处,有没有被感染,也时刻困扰着他!

孩子在哪里打疫苗,有没有专门的机构?这些也让他不知所措……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一脸茫然!

孩子很快被护士姑娘抱了出来,头发好茂盛,只是被羊水打湿,紧紧地贴在头皮上,也许是有点冷,眼睛紧紧地闭着。皮肤好白,小脸上轮廓分明,可爱得连护士都赞不绝口!

一般孩子出生后,护士会给他喝配方奶粉,等有母乳的时候,让孩子吸食母乳。跟其他孩子不同的是,这个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是专门预防母婴感染的阻断药物,护士用一个没有装针头的针管小心翼翼地将药水送到孩子的口中,看着他吃下足够的分量才放心地离开。

为了阻断母婴传播,这个可爱的宝宝也将远离母乳。

在云南就发生过一个悲剧。产后的4个月中,“艾滋妈妈”按医生的嘱咐,一直用人工喂养。可是孩子发育不好,消瘦,母亲可怜孩子,开始母乳喂养。孩子长到10个月时死亡,医生检查,发现孩子体内HIV载量很高……

未来

看着妻子任性的样子,一旁的阿强又心疼又着急,突然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呜呜地哭了起来,眼泪掉在鼻尖上。

“现在孩子生出来了,以后责任更重了。”

阿强似乎是对记者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大约又过了半小时,贾雯雯从手术室推了出来,异常疲惫,脸色也十分憔悴。被送回病房之后,由于子宫紧缩和手术伤口的疼痛,雯雯发起了小姐脾气。她拒绝护士在肚子上放用来挤压出子宫淤血的沙袋,说沙袋太重了!压得肚子好痛。她还要坚持侧躺才舒服,阿强一边抱怨,一边帮雯雯按照她的意愿搬弄身体。

但怎么弄雯雯都觉得不舒服,弄得阿强满头大汗。看着妻子任性的样子,一旁的阿强又心疼又着急,突然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呜呜地哭了起来,眼泪掉在鼻尖上。

这一哭,让雯雯暂时安静了下来,她突然紧紧抓住阿强的手,深情地望着他,心疼地说:“老公别哭了,我听话,你不要哭。”

阿强戴着一次性的塑料手套,帮雯雯按摩肚子,按摩麻药还没有完全消失的双腿,夫妻二人在病床前十指紧扣的感人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跟所有的妈妈一样,雯雯最想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长什么样。她不顾自己身体不方便,要求老公把孩子抱来给她看:“我要看看我的儿子!”

说这话的时候,贾雯雯脸上是幸福的!

望着初生的婴儿,她一时间似乎忘记了疼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脸上露出温暖的微笑。

在这个不算寒冷的南国冬天,这样一个前途未卜的三口之家诞生了。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实习生刘洁琼对此文亦有贡献)

记者手记

我的“艾滋妈妈”朋友

“你想聊什么?”

贾雯雯回给我的第一条短信把我问倒了。

近年关于艾滋妈妈的报道渐渐出现,我去年也采写过艾滋妈妈生子的新闻,但是找到一个愿意接受采访的人,跟踪她产子的全过程,这样的报道少之又少。

我还是很诚实地告诉她,希望能了解一下她作为即将要做妈妈的感受。

她又回了短信,很爽快:“你晚上7点就打这个手机吧。”

我心里很高兴,我是真心地想和她交谈和分享她的故事的。

可是,6点半的时候,我的手机又滴地一声响,我的预感非常准确,她婉转地拒绝了我的采访。

她说:“我这几天比较忙,有什么事情,我们还是发短信吧。”

就这样,短信你来我往,10多天过去了,我们彼此熟悉了,就好比没有见过面的朋友。

后来,有一天,周末,我在家,又和她短信来往问候。突然,她短信问我:“你家有电脑吗?方便上网吗?”

我一看,求之不得,马上告诉她可以上网的。

她有QQ号,而我已经几年没有用过QQ聊天了,为了找到我以前的QQ号,几乎花了我几个小时。

好在,我们终于可以在网上交流,又前进了一步。

这样,我在网上,了解了她的故事,还认识了她的老公,还看见了他们的结婚照片——那是一对青春靓丽的年轻人。

“累了,请将心靠岸。错了,请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伤了,才明白坚强。醉了,才知道难忘。笑了,才体会美丽。闷了,才会想起我。其实你是为了什么,我都知道。记住相爱是缘,相守是分。缘是天定,分是人为。在爱情的世界!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

他们是幸福的,正在享受着爱情的快乐。但他们在幸福中,承受着苦难。

终于快到预产期了,因为担心有人知道她的病情,怕受到歧视,而选择离开家乡,来到广州生孩子。

提前说好的,她到了广州会给我短信的。可是,我心里知道,她是上午一早就到了的,但是到了下午,还仍然没有她的短信。这个时候,我知道,我不能去主动打探她的消息,除非她真的愿意告诉我,说她想见我。

我必须最小心地考虑她的感受,避免哪怕一点的伤害。

到了傍晚的时候,我的电话响了,一接听,真的是她!

她说她肚子痛,从她的声音里能感觉她情绪不好。我答应立即赶去看她。

也许,在去看她的时候,我是觉得我是作为一个朋友去看望另一个朋友,但是,一到了医院,看见她推进手术室的时候,我才回到现实中,我是一个记者。

虽然我从来没有向他们隐瞒身份。

我是记者,我得记录我身边的事情,我希望通过这件事情能否改变一些现状:为什么一些医院没有专门为HIV携带者或发病者生产的手术室?为什么这间简陋的手术室一直使用了十年而没有大的改观?一些新生的孩子,在1岁半以后才能知道是否健康,那么在0岁到1岁半的时间段,预防接种怎么办?是自己偷偷摸摸地去呢,还是有专门的服务机构?

但是,这样报道这件事情,会否伤害到已经把我当成朋友的采访对象?

昨天傍晚,她告诉我,她和孩子已经平安回到家了,刚刚体验到做妈妈的幸福,却暗藏着隐隐的担忧。

读者也许提出疑问,雯雯是怎么感染上这个病的?我也曾经在网上直接问过她,但是,她没有直接回答我。她说,等见面再告诉我。见面后,她基本没有和我聊天的时机,也没有想告诉我的意愿。

我也就只好等待,等待着她告诉我,她的故事,她和她老公的爱情故事!

这是她答应要我帮她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