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吴睿鸫:不合理的购房入户政策理应取消

时间:2007/12/27|

阅读量:1179|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07-12-26 09:12:00 来源: 红网(长沙) 
  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利有弊,这就要求政府在出台每一项公共政策之前,对政策可能引发的利弊作通盘考虑,不能只看到“利”,对“弊”视而不见,更不能与国家政策相冲突。

作者:吴睿鸫

考虑购房入户政策导致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和带来了教育、社保负担比较重等问题,广东省东莞市政府决定2008年1月1日起取消商品房购房入户政策。(12月25日中新社)

90年代末期以来,全国许多城市陆续实施了将城市户籍的行政门槛变成经济门槛的办法,购房入户政策变成了各级政府惯用的制度手段。早期的购房入户政策出台是基于两种目的:一方面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为人们落户到城市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另一方面政府面对低迷的房市,而采取“托市”的非常规举措。

购房入户弊端日益显现出来。首先,户口与商品房硬性捆绑,已成为推动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在户口的强力吸引下,不但能抬高城市房市的身价,容易形成巨大的财富聚集效应,而且大量炒房者也会纷至沓来。譬如,去年大连市明文规定,购买商品房人员办理手续后,其购买的商品房3年内不得转让。这表明,商品房在3年后可自由转让,还白拾到一个城市户口,如此既能卖房,又能卖户口的好事,人们不趋之若鹜才怪呢?

再者,与现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重相悖。近年来,国家无论是出台国六条、国八条,以及一系列的打压房价恶性上涨的公共政策,其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央的政策遇到地方政府的“软抵制”,国家的“组合拳”被地方的“太极手”,化为乌有。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购房入户政策,政府为了多卖房子,竟然为开发商出头下发红头文件。很明显,地方政府已沦为开发商的“推销员”。尽管国八条明确规定,建立政府负责制,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控制不力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但是,“国八条”出台已经有两年多了,也没见地方领导因房价过高而丢掉官帽的。

此外,购房入户政策会产生各种巨大的潜在风险。诚然,高房价会给政府带来GDP上升与财政收入增长等诸多政绩,也会给开发商带来滚滚财源,但高房价更会带来巨大风险,如金融风险、经济结构失调、通货膨胀以及财政风险等等,这些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集中爆发。显然,靠购房入户政策拯救房市,无疑是饮鸩止渴,即便它能暂时缓解低迷的房市,但其负面作用会让城市管理不堪重负。

值得玩味的是,广东省东莞市不是站在降低房价、配合国家调控以及降低风险的立场,来断然取消购房入户政策,而是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到政府实施该政策后,所造成的教育、社保负担比较重等问题,积重难返,难以承受,才不得已放弃的。我想,即便东莞市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也应该为该市取消这项政策叫好。

必须承认,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利有弊,这就要求政府在出台每一项公共政策之前,对政策可能引发的利弊作通盘考虑,不能只看到“利”,对“弊”视而不见,更不能与国家政策相冲突。因此,笔者建议,国家有必要对全国实施购房入户政策的城市,进行一次彻底清理,让这项“弊”远远大于“利”的政策,淘汰出局,尽早在公众的视野中消失。 (本文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吴睿鸫) 李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