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男子为还5元钱借款寻找债主54年(图)

时间:2008/1/10|

阅读量:1150|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08年01月10日 兰州晚报

男子为还5元钱借款寻找债主54年(图)

还了债,刘志贤夫妇俩心里踏实了。

男子为还5元钱借款寻找债主54年(图)

当年的刘志贤。
 
近日,华北油田管理局开展了一场关于“诚信”的大讨论。引发这场讨论的是油田退休职工刘志贤老人为还5元钱借款,寻觅半个世纪的传奇故事。

 许多干部职工说,刘志贤还债的故事温暖人心,它表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刘志贤老人说:“5元钱虽少,却是我的一笔‘良心债’,能在有生之年了却这桩债务,我心安了。”

54年前借了5元钱

1953年,刘志贤从甘肃省天水市委党校毕业,分配到庄浪县新泰区政府工作。那年5月的一天,家里急需用钱,他向同事万孝军借了5元钱。半个月后,刘志贤领到了下个月的6元钱津贴,马上去还钱,但万孝军下乡了。不久,上级一个命令把刘志贤调到西北石油管理局从事石油勘探工作,又先后调甘肃玉门、青海、新疆、河北等地。工作流动频繁的他一直没机会还5元借款。

其间,他曾多次写信打听万孝军是否还在庄浪县新泰区工作,但信件都如石沉大海。1976年,刘志贤遇到一个甘肃庄浪县的老乡,一打听才知道,自己当年离开庄浪县不久,万孝军也调到外地了。1965年,万孝军因病去世。

千里迢迢来找寻

1992年,刘志贤退休,单位安排他到华北油田在陕西的一个疗养院疗养。他心想,陕西离甘肃不算太远,借此机会正好到庄浪县走一趟,找到万孝军的家属,了却多年的“心病”。

而意外的一场大病使刘志贤不得不回河北治疗,还债计划再次搁浅。

刘志贤在华北油田担任过科长、教导员等职务,同事们都知道,他从不占公家1分钱便宜。5元借款是他自己良心上难过的一道“槛”。

2007年秋冬之交,刘志贤和老伴不顾年老多病,坐火车辗转来到甘肃。中途老伴心脏病犯了不能行动,他就一个人寻找。

庄浪县新泰区的现任干部都不知道当年的万孝军这个人。辗转找到一位退休老干部才了解到,万孝军去世后,妻子带儿女改嫁到几十里外的徐家城村了。

5元还了500元

跋涉过一段难行的山路,刘志贤终于找到了万孝军的大儿子万招财,连本带息将500元钱交给了他。

感动万分的万招财拒绝收钱。他说:“父母并没有交代过这笔小小的外借款,半个世纪前的5元钱您还记得,来了我们就感动得不行。您老人家的情我们领了,钱却绝不能收。”

刘志贤塞不回去,就把钱塞给万招财的妻子,她也不要。刘志贤坚决要给。

万招财无奈,说,“要不您留下5元钱吧。”刘志贤不依,村支书出来打圆场,说,“要不您给他孩子留下50元,总行了吧。”

刘志贤不同意,他说:“这钱你们不收,我的心永远不安啊,我只有把这500元留下,才能高高兴兴地回河北,希望你帮我了了平生这个心愿。”

看老人铁了心,万招财郑重地把钱接过去了。

万招财没有乱花这500元钱,而是用这钱买了一个花瓶,把它摆在屋里最显眼的地方。他对记者说:“刘志贤老人的心像瓶上的青花一样干净、透亮,我要把这象征老人纯净心地的花瓶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

刘志贤老两口从甘肃回来,身心轻松,现在刘志贤夫妇每天跑步、做操、写字、画画,生活得愉快而幸福。

老人家精神矍铄,古人说,仁者寿,看起来,清白的良心,真是一个人幸福的奥秘。

但说起还账的事,老人很低调,不愿意张扬,他说,当年人家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把账还上,这个事,总让他们有几分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