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女子欲与前夫复婚遭同性恋人索赔

时间:2008/1/22|

阅读量:1119|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08年01月22日 都市快报

  余杭法院通讯员余法很有感触地写来一篇报道,其主题是:当前,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自觉性日益提高,法院受理的新类型案件在不断增多

  作 者 余 法

  1月21日,余杭法院受理了一起同性恋之间的扶养纠纷案。

  原告A女士(40岁,余杭人)起诉说,她与B女士(42岁,余杭人)原来是小姐妹。2004年,B女士离婚后,因身患疾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2004年9月,A女士应B女士要求,照顾其生活起居。2007年9月,B女士想回到前夫身边,向A女士提出分手。

  A女士说,她在照顾B女士的3年多,投入了全部的心血,还多次回绝了别人为她介绍男友,放弃了新生活。

  但现在,B女士要回到前夫身边,却未对其3年多的付出有一个交待,故起诉到法院,要求B女士按每个月500元的标准,支付她照顾B女士的费用,共计20500元。

  原告A女士起诉时,还提供一份B女士曾经写的《承诺书》:“我发誓爱陈×一辈子,并自愿承担今后的一切后果和责任,只希望与陈×永远保持难舍难分的感觉。”

  法官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民主法律制度的完备,公民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维护自身权利的自觉性日益提高,法院受理新类型案件不断增多。上述同性恋扶养纠纷案就是一例。

  长期以来,同性恋者……(编辑注:以下删节)

  记者殷志艳的补充采访

  1.她们是怎么认识的?

  A女士在起诉状中称,与B女士是“小姐妹”,但法官翻查材料发现,两人并非打小相识,而是结识于2003年。当时,A女士单身未婚,B女士有老公,还有一个女儿。至于她们怎么认识的,因材料中没涉及,案子还没有开庭,法官暂时不得而知。

  2004年初,B女士起诉到余杭区法院,要求与丈夫离婚,理由是夫妻感情不好。在法官调解下,丈夫也同意离婚,12岁的女儿判给了丈夫。

  离婚后,B女士身体不太好,在家养病。当时,A女士在余杭一家小厂打工,每天下班就过来照顾B女士,帮她洗衣、做饭,两人同吃同住了3年。

  2.为啥会写《承诺书》?

  这份《承诺书》落款时间为2004年12月。此时,A女士照顾B女士已经有半年多,两人感情很好。

  A女士说,B女士因一时感动,写下这份《承诺书》。她说,这也是证实两人是同性恋人的凭证。

  3.她们为什么要分手?

  2007年9月,B女士的前夫找到B女士,想与她复婚。B女士为女儿着想,同意了。A女士得知后,坚决反对:“别人给我介绍老公,我都没要,全身心照顾你,你不能这么无情!”

  但B女士去意已决。A女士一怒之下告到法院,要求B女士赔偿她3年多的扶养费,标准是500元/月,“请个保姆也不止这点钱”。

  4.案子最终定性为“其他纠纷”

  此案受理后,法官为案子的定性费了一番脑筋,后来几经斟酌,定性为“其他纠纷”。通讯员余法说,她上网查过资料,利用同性恋卖淫、抢劫的案子有的,但都是刑事案子,民事案子很少,至少在杭州还是第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