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女子瞒丈夫借给情夫16万元被骗

时间:2008/11/15|

阅读量:1169|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08年11月15日 现代金报

  解女士打进热线说,她被骗了,被她的老情人、也是女儿的干爹骗了16.8万元。

  昨天,当身穿发白的牛仔裤,脚蹬半新大头皮鞋的女人出现时,记者很难把这位衣着简朴、面容憔悴的解女士和16.8万元联系起来。解女士至今没有固定工作,有时会做做家政钟点工。而过去一年内,她却连续17次借款给情人,金额共计16.8万元。在讨债过程中,解女士却绝望地发现自己对情人的真实身份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对方告诉她的姓名都是假的。

  她坠入情网有了情人

  2006年6月,解女士带着一岁半的女儿回四川探望母亲。当时,母亲家附近的道路正在拓宽施工。

  吴某是该工程施工队的工人。因为吴某常到解女士母亲家里借工具用,于是一来二去两个人便熟悉了,并进一步发展为情人关系。解女士还让女儿认吴某做干爹。

  在母亲家待了近两个月后,解女士便回到了在宁波的丈夫的身边。之后解女士和吴某虽然两地相隔,但仍坚持通过电话和短信诉衷肠。吴某声称自己妻子去世了,并不止一次表示要娶解女士,一辈子对她和女儿好。解女士深深坠入吴某编织的情网中,对未来两个人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不到一年,情人借款17次

  2007年4月份,吴某在电话里告诉解女士说,他想承包一个工程,并吹嘘说工程做下来后能赚几十万元,接着向解女士提出借15000元做投标费。

  2007年4月9日,解女士瞒着丈夫将15000元汇到吴某提供的账号里。一个星期后,吴某开心地告诉解女士说,成功夺标,再次提出借10000元作为工程启动资金。于是4月16日,解女士又将钱如数按时汇出。十多天后,吴某又以工程材料费为名向解女士借款10000元。之后又陆陆续续地有了“工程出了事故赔偿”、“工程验收疏通关系”等借钱幌子。

  从工程招标一直到验收,几乎所有可能发生的倒霉事都在吴某身上“上演”了。到2008年3月18日为止,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解女士共17次借钱给吴某。其中一次解女士亲自把现金递到吴某手中,这也是借钱过程中两人唯一一次见面。其他16次都是解女士通过银行汇到指定账号中。

  银行回单上的名字是假的

  解女士颤抖着从包里掏出一叠复印资料,那是16张银行存款业务回单,和一张借条凭证。银行回单上的存款户名和借条的落款人名都是“吴其旭”。可解女士说“吴其旭”是吴某冒用的名字。原来从头至尾,解女士都没有见过吴某的身份证,也没听人叫过吴某的全名,平时大家都称呼他“吴老四”。

  解女士也找派出所查过,发现真正的吴其旭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解女士便不停地催吴某还钱,吴某开始还耐心敷衍,后来干脆就说:“再催,一分钱也别想我还。”后来解女士母亲在老家打听到,吴某不仅有家室,还刚生了儿子。

  吴某几次借钱都声泪俱下

  解女士最终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她告诉记者说,现在回头想想,对方一开始就想欺骗自己,连借钱撒的谎都是环环相扣,就像一部剧情不断发展的连续剧。

  其实吴某不仅是一个好“编剧”,还是一个好“演员”。解女士说,刚开始,她还一门心思地想着吴某赚到钱后赶紧还自己。后来,解女士也开始怀疑:“一个人怎么可能这么背运?处处不顺。”但吴某几次在电话里都是声泪俱下。听着一个大男人哭得那么伤心,解女士忍不住心软:“那次工程验收借钱时,他哭得非常伤心,让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帮忙,否则就要背上几十万的债务。他还说自己就站在桥上,如果我不帮的话他就跳下去。”

  丈夫仍不知钱的去向

  借给吴某的16.8万元中,约有一半是解女士和丈夫几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如今丈夫已发现妻子把这些钱借出去了,但还不清楚钱的具体去向,夫妻俩为这事整天吵架。另一部分钱,则是解女士从亲戚家借来的,其中还包括解女士70多岁母亲用来养老的4万元。

  前天,解女士已经向所属辖区白云派出所报案。昨天,受理该案件的沈警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还在调查,要先确定案件性质是“债务纠纷”还是“经济诈骗”后,才能决定是否立案。

  记者 殷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