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16岁少女500元雇同学杀害亲生母亲(组图)

时间:2008/12/4|

阅读量:1129|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08年12月04日亚心网
16岁少女500元雇同学杀害亲生母亲(组图)
图为事发时,郑沙沙将母亲从这个没有招牌的理发店,骗至后面的卧室,实施杀害

16岁少女500元雇同学杀害亲生母亲(组图)
图为警方审讯笔录。内容显示莎莎和亮亮用纸条商量杀害莎莎母亲

  引言:如今社会,未成年犯罪的行为层出不穷,但是发生在新疆石河子地区的一起16岁少女雇同班同学杀亲生母亲的行为深深地刺伤了大家的心,这位16岁的女孩在新疆一所职业学校上学,1.72米的高挑身材、做了离子烫的长发、时髦的打扮、宽裕的家境的她为什么要杀自己的亲生母亲呢?而另外受雇的同学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来动手杀死受害者的呢?

  亚心网iyaxin.com讯(文\图 本网记者 王晶晶 徐娜) 莎莎决定杀掉她的母亲。

  这个想法在她的脑子里出现后的第三天,就变成了事实。

  “从8岁时我就认为她已经不是我的妈妈了,因为她对不起我爸爸。”

  16年前,母亲生下了莎莎;16年后,2008年11月11日,在一所职校上学的莎莎用500元雇佣同班同学,将母亲刺死。

  其间,母亲曾抢过了刀,而她将另一把刀递给同学……

  一、村庄

  穿过铁路桥以及大片犁过的棉花地,莎莎的家在新疆石河子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进村的路旁是一排没有名字的门面房。放眼望去,是成片的低矮平房,坑坑洼洼的土路,公交车经过的村口尘土飞扬。

  村里的孩子只要上了初中,基本上都需要住校。一到周五的傍晚,通往小村的公交车便会骤然拥挤,不少外出上学的孩子都回来了。

  四年前,莎莎也加入了这个周五回家的队伍。周六,是莎莎的父亲郑强一定要赶回家吃晚饭的日子,他很在乎和女儿一起吃的这顿饭。平时他太忙了,经常是天还没亮就得出车、直跑到天黑才能回到家。“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跑车,一看见别的孩子有啥新鲜玩意,就给我家莎莎也买一个,然后,让她妈给她。”郑强说。

  莎莎的母亲冯萍是家里的一把手,全村就三家理发店,其中一家就是她开的;家里的院子里还跑着她喂的鸡、养的狗,沙发上的绣花绷子还描着她没绣完的图样;女儿的生活、学习也都是她管着。

  女儿从高中转学到职校已经两个多月了,掰着指头数数,郑强也没见过女儿几面,“今天晚上说啥也得赶回家吃饭。”11月8日,周六,郑强早早赶回了家。

  女儿长到16岁,郑强几乎没操过心,女儿喜欢吃什么、喜欢啥明星、为啥不愿意继续上高中、为啥动不动就跟妈妈吵架,他都没问过,他没时间问、也没问的习惯。

  但郑强无法预料,这个周六晚上是他们一家三口最后一次坐在一起吃饭。

  二、仇恨

  11月11日晚上,平时很少和同学提起家事的莎莎,和班长小龙在教室里谈了一次心。这让小龙和同学们觉得有些意外。在这个主要生源来自甘肃农村、新疆兵团农八师各农牧团场的班里,莎莎可以说是个“城市人”。1.72米的高挑身材、做了离子烫的长发、时髦的打扮、宽裕的家境和一些“前卫”习惯,让她在同学中总显得有些不容易接近。

  莎莎告诉小龙,她妈妈不称职,经常打骂她,还做了对不起爸爸的事。“她哭着说,许多小事情积压在一起,就会变成大事情。”小龙说,“我当时感觉她可能要出事。”

  而在3天前,莎莎还和舍友小琴说:“我要干件大事,能躲过去就没事了,如果躲不过去,就要蹲监狱,而且一辈子出不来。因为有件心事压在我心上五六年了。”小琴一再追问到底是什么事,但莎莎一直没说。

  “莎莎不愿说的事,是谁也问不出来的。而且,问得多了她还会发脾气。”莎莎的舍友说,“我们挺怕莎莎发脾气的。上次和宿舍人闹意见,她一下就找到老师,还哭着和老师说一定要搬走。”

  实际上,冯萍被杀的3天前,莎莎和她大吵一架后就曾当面说:“你对不起爸爸,别以为我不知道。”

  莎莎后来对警察说:“从8岁我看到那件事起,我就认为她已经不是我妈妈了,我特别恨她。”

  从8岁到16岁,仇恨在莎莎的心里悄悄的生长。“那时,我只想好好心疼我爸爸,我厌恶妈妈。我恨妈妈。我想让妈妈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

  20多个小时后的课堂上,莎莎从一张借钱的纸条里,找到了完成目标的突破口。

  三、纸条

  纸条从同班同学亮亮手里传出。

  亮亮今年14岁,娃娃脸,一米八高,初显帅气的模样让他在女生中颇受欢迎。

  “性格比较急躁,易冲动,不能受委屈。”这是亮亮的好友对他的评价。

  大他6岁的“前女友”漂漂说,平时亮亮经常去网吧玩,一般除了听歌就是玩QQ飞车游戏,“他这个人特仗义,有的事,他明知是错的,但只要是为了朋友,也会去做。”

  最近,亮亮还曾跟漂漂提起过,他缺钱。“亮亮的爷爷生病住院,好像他家的经济蛮紧张的,以前他妈一星期给他100块钱生活费,最近就没那么多了。”

  但亮亮依然在上网、恋爱、下馆子,没钱了,他就向同学借。

  11月10日上午第二节课,亮亮写纸条向同学借钱,这张传给别人的纸条经过了莎莎的手。

  莎莎后来告诉警察,当时,她心里已经有了杀掉她妈妈的想法,这张纸条让她看到了施行计划的希望。“亮亮缺钱,我想利用他。”莎莎说。

  “帮我杀一个人,我给你500块钱。”莎莎在纸条上写下这句话后,传给了亮亮。

  “杀谁?男的女的?”亮亮回。

  “说出来吓你一跳。”莎莎回。

  “到底谁?出来混的吗?”亮亮回。

  “不混。是我妈。”莎莎说。

  “不会吧!为什么?”亮亮写道。

  莎莎只是简单地告诉亮亮——我就是恨她!她对不起我爸!我想让她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

  两人谈话的纸条都是通过亮亮的同桌小东传递,“我没想过纸条里写的是这么大的事,只是那天的莎莎有点怪,以前她买的零食只分给关系好的两三个女生,但那天课间,她买了两块好大的巧克力分给大家吃,给了我一大块。”小东说。

  下午的课上,莎莎和亮亮将座位调到一起,在练习本的后面笔谈杀人的准备工作。

  “晚一点行不行?会不会有事?”亮亮问。

  “不行,就明天。不会有事吧。完事后我给你500块。”莎莎态度坚决。

  “用药?用绳子?”亮亮问。

  “用刀!”莎莎在本子上写:“要不然买把双刃的。”

  四、杀人

  11月11日清晨,石河子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漫天的雪花掉到地上随即消融,路面上满是黑色泥水。

  “起床后看见下大雪了,我第一个就想到爸爸,他太辛苦了,妈妈还对不起他,我对她的恨更深了,那个念头也就坚定了。”事后,莎莎对警察说。

  当天上午一放学,莎莎就安排亮亮借来一部手机,骗过学校后门的门卫,两人出了校门,搭上一辆出租车往家走。路上,莎莎给爸爸郑强打了个电话,确认此时他不在家。

  中午,莎莎带着亮亮偷偷从后门溜进家里,一进门,她先奔进卧室,一把将电话线拔掉了。“我害怕动手的时候我妈会报警。”她后来告诉警察。

  接着,她把家里杀瓜的刀递给亮亮,叮嘱他站在卧室门边上。亮亮说:“她一进来,我就动手。”莎莎站在亮亮后面,但她决定背过身去,她不想看到亮亮动手那一幕。

  两人埋伏好后,莎莎用手机拨通了理发店里的座机,想让母亲到家里的卧室来。两分钟后,冯萍走了过来。

  “哐当!”卧室门撞在墙上,亮亮挥刀向冯萍身上一阵乱刺。

挣扎中,冯萍用手抓住了刀刃。

  “莎莎,快去再找个东西。”亮亮慌了。

  “莎莎,报警。”冯萍挣扎着说。

  莎莎跑去找了把削土豆的刀来,交给亮亮,又从冯萍手中抢过杀瓜刀,趴在亮亮耳边说:“实在不行,就抹脖子。”

  这次,亮亮一刀下去,血一下子多起来。

  她眼看着母亲大口喘气,“动静很大,大约一分多钟,就没声了。”

  两个人害怕了。莎莎赶忙擦掉地上两人的脚印,锁好家里的门,从柜子里拿了900块钱,和亮亮返回学校。路上,莎莎兑现诺言,将500元钱塞给亮亮,另外,她给自己买了一双新鞋,把沾有母亲血迹的鞋子扔到了垃圾堆。

  当晚,莎莎临睡前,赶到学校的姑姑把她接回了家。而亮亮在睡觉前,躲在被窝里悄悄数了一下莎莎给他的钱,然后睡了。

  几个小时后,莎莎承认自己雇凶杀母。次日,亮亮在学校接受了审讯。

  五、蜕变

  被捕前,莎莎回到宿舍后曾给郑强打过电话。

  “爸爸,我今天回家了,和妈妈吵架了,你和妈妈离婚吧。”她边说边哭。

  这是郑强第二次听到女儿跟她说离婚:“你多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大人的事情,我们会解决好。”感到意外的郑强还是安慰了女儿。

  在郑强的心里,女儿是个不爱说话、很好强的孩子。

  “她爱画画,想当记者,从小就是学校的小通讯员,小时候性格特别外向。”他说,由于她是家里的独女,他和冯萍都很疼孩子,孩子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莎莎中考没考上重点高中,他们就花了几万元让她去上重点;莎莎觉得上高中太苦,他们就同意莎莎去打工;莎莎又说打工辛苦,他们又把莎莎送进职校学习。

  “但不知怎么,越是这样折腾,莎莎和她妈的关系越紧张。”郑强说,“因为莎莎从小到大都是她妈在管她,我就没插手。没想到,最后事情会变成这样。”

  和郑强的看法不同,在莎莎职校班主任朱老师的眼中,莎莎是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学生,只是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她会做出让人意外的举动。“有一次,好像因为和朋友吵架了,莎莎课间在教室里就直接点烟抽。”朱老师说。

  “莎莎以前没什么坏习惯,就是中考没考好后,孩子越来越不爱吭气了。”郑强说。

  莎莎的初中班主任陈老师说,在她的印象里,莎莎是班上各方面都比较出众的学生。

  “她胆大,有主见,但就是遇到困难就退缩。你要强逼她去克服,她会反感。鼓励是对莎莎最好的教育方法。”陈老师说,“她比较早熟,性格也敏感,有事宁可写信给我也不直接说。”

  莎莎的姑姑说,哥哥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几乎都是嫂子一个人操持。“休学后,我问她为啥不愿意上学,她白了我一眼。后来我发现,这个孩子越来越沉默了,但发起脾气来谁都劝不住。”姑姑说。

  六、溺爱

  在莎莎家所在的村子,从破案前的恐慌,到破案后的不可思议,杀母案成了村民间最刺激的话题。

  莎莎家附近的一个邻居说,用庄稼人的话说,莎莎属于“早熟品种”。

  “村上人都觉得心寒啊,她妈妈对她好,要三百给四百,又不缺钱,心太狠了。”老人说,“可那天警察带过来指认现场,天这么冷,她只穿了一双拖鞋,又觉得娃娃可怜,毕竟她还小啊。”

  休学后,莎莎曾在村上最好的一家餐厅打工,离她家不到200米,可冯萍每到晚上下班后都会过去接女儿。老板娘说,因为莎莎以前在餐厅收款的时候,多收过客人的饭钱,她觉得这丫头年龄小、胆子大,但咋也没想到她会对她亲妈下毒手。

  事发半个月来,莎莎所在班级的所有任课老师都向班主任朱老师反映:“你们班的课堂纪律,不正常的好,太安静了。” 朱老师说,莎莎的犯案对班里学生的影响很大。

  就在去年,莎莎所在的这所学校还出过一起孙子杀死爷爷奶奶的命案。

  女孩子们画着银色眼影,男孩子们在网吧里酣战。那些在初中学习就跟不上、没有进入高中的孩子,成了这个学校的主要生源。这个学校的学生科科长说:“家长管不了的孩子交给我们管,很多时候,我们也是无能为力。”

  “这些孩子,追求时尚,张扬个性,但缺乏社会责任感,过分关注自我,抗挫折能力差。”朱老师说,“而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太缺乏和孩子的沟通,不了解孩子,过分的溺爱,让孩子觉得别人对自己好是理所应当的,不顺着自己就不行。一旦当家长的行为出现问题,与孩子的道德判断标准发生了冲突,孩子的反应就更加激烈。”

  “家长来学校,被孩子训得说不出话;孩子说啥,家长听啥;家长甚至和学生一起向学校撒谎请假。”学生科科长说,“可以说家长不会教育孩子,孩子也不想让家长教育。”

  “其实女儿休学后就已经变了,我到现在才知道她在我面前沉默是心里压着事,都怪我。”郑强说,他心疼女儿,觉得这件事上自己应负的责任很大。但如果能够重新来过,他还是不知该怎么补救。

  郑强说:“如果我的老婆被人杀了,那我搭上性命也要给她报仇;如果我的女儿杀了人,我就算倾尽所有也要帮她减刑。可现在是我的女儿杀了我的老婆……”

  事发后,郑强不愿见人,整天躲在屋里。他70岁的老父亲搬到了他家,守护着他。

  目前,莎莎已被石河子公安局城区分局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

  2006年底,中国儿童中心发布了《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报告称:中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