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海网
春节黄金周刚刚过去,大批的外来工已纷纷来海南开始求职找工作。而一些非法中介也乘机混水摸鱼,欺诈求职者。记者今日从海南省12315指挥中心了解到,节后两天来,该中心已接到求职受欺诈方面的投诉达4宗。
3日上午,一家没有办理任何证照的黑职介,在海口滨海新村一民房外刚刚打出招牌准备营业,就被接到举报的龙华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取缔。面对汹涌的打工潮,3日上午,省消费者委员会特别发布新年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求职者:节后求职高峰期,小心落入不良职介设置的欺诈陷阱。
警惕“急聘”引诱求工者
省消委指出,一些黑职介本身没有任何用工资源,每到节后的用工高潮到来时,黑职介人员就会满街转悠,看到商场、酒店、铺面门口有招聘广告的,就赶紧抄下来。回来后,稍微整理整理,就成了自己的“客户资源”。然后他们用抄来的招聘信息,在围墙、电线杆上张贴所谓急聘的小广告,引诱求工者上当。一旦有求工者问起招聘单位情况,他们就把抄来的信息拿出来应付。收完钱后,就关门走人。
省消委提醒:求职时要去正规人才市场和有信誉的正规中介单位,不可相信野广告的招聘信息。
警惕“踢皮球”骗中介费
一些职介和个别不良的用工单位勾结,节后大搞招聘活动,其目的就是骗中介费。职介所负责打出招聘信息、负责招聘并收费,用工单位负责接收求工者,几天后再找个理由将求工者“踢”出来。因为不少职介承诺所谓的交一次费半年内有效,意思是只要给你在找工,你就没别的办法来投诉我,想退钱没门。
遇到这种故意踢皮球的黑心职介,不少求工者无可奈何最后选择离开,正中黑心职介的下怀。
省消委提醒:在交中介费时,要和职介所签订书面合同,约定介绍成功的具体时间,应聘时应问清楚用工单位的具体情况,看其有无资质和规模,不可轻易就交中介费,发现对方有故意“踢皮球”情况,要及时向工商12315投诉或消委会部门投诉维权。
警惕皮包职介假招聘
消委会指出,有些黑职介干脆什么资源都没有,胡乱编造用人单位,骗到钱后,什么都不再管。这种职介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算被查处也无所谓。
省消委提醒:遇到设备简陋,一部电话一张桌子的职介所,要提高警惕,如果现场看不到对方悬挂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要立即向劳动监查、12315或消委会投诉。(李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