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儿子贩毒被判刑 母亲潜伏缅甸成为女毒枭

时间:2009/2/9|

阅读量:1112|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09年02月09日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韩俊杰 通讯员 李艳红

  根据对方一个小小的动作,侦查员准确锁定了贩毒嫌疑人,查获大批毒品;同样根据一个小小的眼神,侦查员迅速控制重要人物,避免了打草惊蛇;而当案件侦破时,警方发现这个跨越中缅两国,横贯滇黔鄂三省的贩毒集团,其首领竟是一个儿子都已因贩毒被判刑的女毒枭、“毒母亲”。

  近日,郑州铁路公安处历时28天、转战2万余公里,将这起涉案总值达270余万元的特大跨国贩毒案件成功侦破,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其中涉及境外犯罪嫌疑人2名)。该案件也被公安部列为“十起重特大毒品犯罪案件”之一。

   一个小动作,露出大马脚

  2008年12月16日10时30分许,昆明开往郑州的K338次旅客列车运行到贵州区间,身着便衣的郑州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经济和毒品犯罪侦查大队侦查员王浩到卧铺车厢开展毒品查缉。

  当查到4号车厢6号铺位时,45岁的男性旅客郭磊一看到王浩的警官证,表情突然有些僵硬,并在喝完矿泉水拧瓶盖时,手掌颤抖,以至于拧了好几下才拧住盖子。

  这个小小的动作,没有逃过侦查员王浩的眼睛。直觉告诉有着十几年客车查缉经验的他:眼前这位旅客一定“有事儿”。但王浩心中十分明白,列车不同于地面场所,人员密集,一旦对方负隅顽抗,可能会伤及无辜旅客,必须等待援兵。于是,王浩故意漫不经心地与该男子对话周旋,等候另外两名探组成员赶到。

  几分钟后,另两名侦查员赶到,三人控制住郭磊,并从其铺位上的一件羽绒服内查到两个包装精致的黑色物品。打开层层的包装纸,发现里面是大量红、绿两色的药片。经对郭磊的讯问,确认这些药片就是名叫麻古片(也称“冰毒片”,化学名称为“甲基苯丙胺”)的毒品,共计2.2万粒。

  据郭磊交代,这批毒品是他伙同另一个叫易文清的人,一起于2008年12月13日从缅甸境内的老板“吴姐”那里拿的货,准备运往武昌。如果运送成功,按照酬金分配约定,郭磊能从中获取运输费2万元、易文清会从中获利3万元。

  案情迅速传到郑州铁路公安处、郑州铁路公安局。当天,郑州铁路公安处立即成立以处长解新喜为组长的“12·16”跨国贩毒专案组,抽调30名精干警力,以郭磊为突破口,开始了一场万里追踪。

   一个小眼神,难逃警方眼

  易文清是郭磊的同伙,但是,狡猾的他为了自身安全,没有与郭磊乘坐一趟列车返回武汉,而是单独乘飞机返回武汉。专案组在机场证实易文清于2008年12月16日乘坐民航航班飞抵武汉后,立即兵分两路:一路飞赴昆明开展工作,择机抓捕潜伏在缅甸境内的“吴姐”;一路乘坐当日火车赶赴武昌,围堵易文清。

  在易文清与郭磊预定的接货地点——武昌火车站,侦查员安排郭磊单独走出车站向易文清交“货”。后来,易文清始终没有出现,但是细心的侦查员发现,郭磊出站后在人流中与一女子目光短暂相对,虽无语言交流,但眼神可疑。结果,当侦查员将这名女子控制后确认,该女子是接货人易文清的姐姐易文红。如果让其漏掉,很可能会打草惊蛇,给整个案件的侦破带来严重后果。

  由于易文红拒绝交代任何情况,专案组一方面切断易文红与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让郭磊以未见接货人为由,直接打电话约易文清尽快接货。

  后来,诡计多端的易文清虽多次改变接货地点,却最终于2008年12月17日凌晨1时许,被警方控制。

  抓到易文清后,专案组发现,他和郭磊都只是整个贩毒网络中的中间运输人员,两人都受雇于一个叫“吴姐”的人,把毒品运到武汉后交给一个叫“光头”的男子,并从“光头”那里得到酬金。

  专案组周密安排易文清与“光头”接头,并成功将其抓获。“光头”真名叫蔡乾辉,是“吴姐”女儿的男朋友,负责在武汉市接货、中转、分装,再分别送至武汉地区的各个买家。侦查员当场从蔡乾辉身上查获准备支付给易文清和郭磊运输毒品的毒资5万元,并从其随身携带的两部手机上找到了这个贩毒网络主要成员的通讯号码。

  蔡乾辉落网后,专案组快速出击,先后将李续刚、陈袖信、潘娥年等3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抓获。

易文清、蔡乾辉等犯罪嫌疑人依次落网后,专案组一方面上网通缉“吴姐”,一方面与公安部禁毒局驻滇办事处、西双版纳州禁毒支队、勐海县禁毒大队取得联系,在缅甸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实施抓捕藏匿在缅甸境内的女毒枭“吴姐”。

  1月8日,专案组与缅甸警方在中缅边境办理交接手续,侦查员们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个戴金丝边眼镜、身高不到一米六零的老年妇女,竟是该贩毒集团的一号犯罪嫌疑人“吴姐”。

  原来,“吴姐”实名叫吴汉菊,早年为贩毒集团异地运输毒品,后来单独赴缅甸组织贩毒集团。2008年,她的儿子因贩卖毒品被武汉警方抓获,被判刑18年。但是,作为母亲的她并没有因此悬崖勒马,而是继续铤而走险,长期潜伏在缅甸境内,遥控指挥她在武汉地区编织的秘密贩毒网络,低价收购毒品,高价卖出,以供其极度奢侈的生活。

  据吴汉菊交代,另有一个叫邓兰芳的女同伙也潜伏在缅甸境内,曾多次跨国运输毒品,两人交往密切,前几日还一起在缅甸家中赌博。专案组迅速把情况向缅甸和云南警方通报,请求协助抓捕邓兰芳。

  但是,当缅甸警方到达邓兰芳在缅甸境内的住所时,已是人去楼空。专案组得到消息,在请求缅甸警方继续寻抓邓兰芳的同时,迅速把重点放在了国内。2009年1月9日,在昆明机场,专案组侦查员在机场警方的配合下,将准备登机逃往武昌的犯罪嫌疑人邓兰芳成功抓获。

  吴汉菊、邓兰芳两个跨境女毒枭落网后,专案组乘胜追击,用3天时间将武汉市数名涉案犯罪嫌疑人一一抓获。

  2009年1月13日8时,吴汉菊、邓兰芳等8名跨国贩毒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郑州。至此,经过历时28天、转战2万余公里的艰苦鏖战,“12·16”跨国贩毒案全线告破。一个以吴汉菊、邓兰芳、蔡乾辉为首的,跨越中缅两国,横贯滇黔鄂三省,以血缘、地域关系为纽带纠合在一起的,以贩养吸,供、运、贩、吸一体化的贩毒网络被彻底摧毁。

  该案中,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缴获麻古片3100克、K粉2000克、冰毒100克、毒资5万元,另缴获烟具7套、电子秤两个、作案用手机20余部,涉案总值270余万元,打响了2009年中原铁路缉毒战役的第一枪。

  2009年1月20日,经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批准,郑州铁路公安处依法对吴汉菊等8名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本报郑州2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