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13岁女孩自杀捐肝救父续:父亲至今仍不知真相

时间:2009/2/9|

阅读量:1159|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09年02月09日 华商网-华商报
13岁女孩自杀捐肝救父续:父亲至今仍不知真相
曾经幸福的一家人

13岁女孩自杀捐肝救父续:父亲至今仍不知真相
如果没有家庭的困顿,筱筱的童年会很快乐的

13岁女孩自杀捐肝救父续:父亲至今仍不知真相
筱筱画的素描摆放在客厅

  13岁的初一女生筱筱,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服下200片安定药物。自杀前,她心里只有一个心愿:救爸爸!

  在邻居老师眼里,她是一个内向、乖巧的孩子;在父母亲人眼里,她是个懂事、能为家里分忧的孩子。固然她以自杀来捐肝救父未免荒唐,但对于一个懂得感恩的孝顺女孩来说,她的行动是多么让人感动!

  筱筱的自杀式救父,既是至诚至孝的袒露,更是面对巨大生活压力所做出的无奈之举。

  2009年2月6日上午9时,无锡市人民医院一间病房。

  经过十多分钟的等待,躺在病床上的筱筱(化名)终于被医护人员缓缓推了进来。病房里异常安静,也许是怕父女突然相见时出现意外,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屏住了呼吸。柔和的光线从窗外扑散进来,抚摸着筱筱光洁的额头。望着逐渐近了的父亲,她的眼里充满了关切。

  可是,由于肺严重受损,她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随着两张病床一点点靠近,已是肝癌晚期的陈建军终于近距离看清了女儿。

  这些天来,陈建军总想见女儿。每次见到妻子,他都要问:“筱筱怎么还没来啊,她怎么啦……”

  这话让妻子痛入骨髓。但为了不使病重的丈夫难以承受,她只能瞒着他,笑笑说:“孩子得了感冒,也在吃药,不碍事。”

  而那几天里,女儿也一直在抢救中。直到父女相见的这一刻,陈建军始终不知道真实的情形。他望着女儿,女儿也流泪望着他……一些护士面对这对父女,忍不住哭了。

  半个月前,这个家还平静如水。

  三口之家风雨飘摇

  陈建军今年49岁,家住无锡市伯渎港社区车沟弄。十多年前,因厂里效益不好,他又患有肝病,便从无锡市第二织布厂办了病退。一同离厂的,还有他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妻子崔兰。回家后,两人靠着四处零碎的打工维持生活。

  虽然夫妻俩身体都不好,但一直没有特别严重的情形。十多年里,每逢筱筱放暑假,一家人还外出游玩。最近一次出游是在2007年8月,他们去了上海外滩。当时拍下的照片如今还摆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站在父母中间的筱筱,一脸阳光。

  这份平静在今年1月16日突然被打破了。那天,感觉“发烧”老不见好的陈建军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被检查出患“肝癌晚期”。第二天,他在妻子的陪伴下住进了医院。

  那几天,筱筱特别关心父亲的病情。虽然崔兰包里就塞着病历,但她怕女儿承受不了,始终不敢让女儿知道。每次女儿问起爸爸的病情,崔兰就说结果没出来,可细心的筱筱还是看出妈妈心神不定。17日当晚,趁妈妈上厕所时,她偷偷找到了病历。

  无人知晓随后几天里筱筱究竟是怎样度过的。崔兰说,女儿有时会躲在卫生间哭,有时也会提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话题,诸如,肝移植是不是有救?人死后肝还可以用么?等等。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孩子问这些话,隐含着一个怎样惊人的想法。

  随着陈建军住院后花去的巨额医疗费,这个家瞬间陷于困顿。在崔兰四处借钱的同时,筱筱也开始想着怎样帮助家里。一位姓印的老人说,有一天她看到孩子在捡空饮料瓶,就问:“捡这个干什么啊?”筱筱说:“爸爸病了,家里的钱都用光了……”

  “孩子天天从我门口过,一见面就喊‘阿公好’,特别有礼貌。”陈家的老邻居祁和贵老人提起筱筱,赞不绝口:“她很乖的,不太出门,她爸爸住院,都是她在家把稀饭熬好后送过去。”

  这个懂事的孩子,几天后做了件感天动地的事!

  自杀竟为捐肝救父

  1月24日中午,在医院照看了丈夫整整一夜的崔兰,疲惫地回到家里。到家后,她发现门反锁着。想着女儿在家,她便叫门,但叫了半天不开,于是她就从屋后翻墙进到屋里,竟然发现,女儿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床头上还放着一张纸条和两个空药瓶。

  两个空药瓶里原本装着安眠药,如今却空空如也。纸条上写着:“妈妈,对不起,我不能陪你,我死后把我的肝移到爸爸的身体里去,救爸爸。”那一刻,崔兰如同遭到天打雷轰,几乎无法站立。稍一定神,她立即拨打电话,很快,已经人事不省的筱筱被紧急送到附近的无锡市人民医院。

  “筱筱来的时候已经昏迷了,她服用了100片氯硝安定和100片阿米西林,这两种药大剂量服用都是会致命的。”参与抢救的吕真燕医生说,当时孩子一送来就立即洗胃,洗完又上了呼吸机,后来发现没有起色,再次洗胃,最后专家组决定采用血透的办法进行挽救。好在血透三天后,一直昏迷的筱筱醒过来了……“好在孩子还是命大。”回忆当时的情形,许多护士都说,吃了那么多安眠药还能捡一条命回来,真是奇迹了。

  氯硝安定和阿米西林是崔兰平时用来治疗抑郁和失眠的。由于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崔兰不得不借助药物来缓解压力,增强睡眠。事发前,她一共买了4瓶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药差点夺走女儿的命。

  苏醒后没多久,筱筱又接连出现两次呼吸骤停,经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最终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直至2月5日才彻底摆脱了生命危险。

  由于筱筱服用了大量药物,她的肺受损严重,加之服药后她睡的电热毯没有关,头部、臀部三级烫伤,面积在1.5%左右。

  社会纷纷伸援手

  13岁少女以自杀方式捐肝救父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好心人都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月3日,崔兰以前的同事带着5000多元慰问金来医院探望;伯渎港社区居委会、社区街道劳动保障所也把临时凑的2000元钱送到了医院;2月6日,大窑路社区妇联发出倡议,希望人们用爱心为这个在困境中挣扎的家庭送去一点帮助;街坊邻居也100、200地把钱送到崔兰手中;无锡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也自发为这个家庭捐助了6万元。一位医护人员说,虽然孩子的做法并不正确,但这份孝心是难能可贵的。

  通过网络以及银行汇款捐助的好心人更是纷至沓来。据事发后从江苏盐城赶来照顾外甥女一家的崔军讲,仅崔兰在媒体上公布接受捐助的账号当天,社会各界汇来的捐款就达到了10万元之多,父女俩的治疗费用已基本够用了。“这个家确实很不容易!”崔军说,筱筱出生后不久,由于陈建军家比较困难,孩子就被带到了盐城去养,那时小孩子还小,也看不出来什么,唯一觉得不同于同龄人的,就是比较听话、懂事。

  后来,筱筱要上学,从盐城回到了无锡。

  与崔军一起来的还有筱筱的外公崔大连,老人76岁了,从老家赶来后,主要是帮着料理料理家务。休息的时候,老人总是呆呆地望着筱筱一家三口的照片,沉默无语。“等筱筱出院了,我要问她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老人说着,眼角湿润了。

一个爱画画的小女孩

  事发后的陈建军家,门一直是闭着的。

  这个泰伯河边上的家庭,和沿河两岸的众多家庭一样,生活平常。一些街坊邻居说,别人家的孩子,没事就在外面玩,陈家却总是关着门,筱筱也很少出来。

  走进陈家,筱筱的床就摆在客厅里,再往里,是父母的卧室和一间书房。书房的墙上,贴着一张叫《意》的国画,画面上,牵牛花生气勃勃,空中飞的蜻蜓,非常有动感;墙的另一端,是筱筱用颜料画在墙上的一个卡通娃娃,卡通娃娃悠闲地拖着玩具车。

  在书桌的玻璃板下面,有一张粗糙的小纸片。那是去年5月一个同学写给她的。上面写着:“虽然在一起的日子很短,但我想我应该很了解你吧,在这里,我要给你留下最最真诚的祝福,希望你在冲刺的阶段顺利的(地)毕业,考上比较好的中学。你的朋友”

  不过,筱筱的老师说,筱筱比较内向,在学校没有太多的朋友,她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为班级换黑板报。

  “孩子爱画画,和爸爸的感情最好。”一个邻居说,以前筱筱的爸爸常送孩子去学画。到周末了,她还经常和爸爸一起骑自行车出去玩。平时在家,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她却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

  屋里的一面沙发上,还有十多张筱筱画的素描,其中一张素描《瓶子和橙子》摆放在客厅。这张画上的字迹与她写给母亲的遗言条字迹如出一辙。

  在陈建军住院的次日,筱筱到学校领成绩单。得知筱筱家里的情况,班主任陈晓阳(音)还劝她,一定要多孝顺妈妈,多帮帮家里。老师还鼓励她,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崔军说,孩子说过想把自己的肝捐给爸爸,但大人告诉她,肝不一定匹配,但她还是做出这种极端行为。他想不通的是,外甥女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既救不了父亲,更害了自己么?

  “也许,是孩子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心理压力造成的。爸爸在筱筱的心中是家庭的支柱,要是这根支柱倒了,这个家也就完了。”崔军说,筱筱在医院苏醒后,还不断写纸条向医护人员询问爸爸的病情。

  事实上,在陈建军被查出肝癌晚期后,癌细胞已经转移,并不适合进行肝脏移植了。而且,他的病情已经出现了恶化。

  而即便到了父女相见的最后时刻,陈建军依然不知道,短短十多天里,年仅13岁的女儿为拯救他的生命,曾经付出过怎样的代价!虽然他的生命无法挽留,但女儿的爱足以让人深感慰藉。

  记者手记

  拯救孝女 构筑家庭的安全屏障

  13岁少女以自杀来捐肝救父的举动,让喜气祥和的新年,蒙上了一丝悲壮的颜色。她令人惊叹的举动,让人在唏嘘伤感的同时,内心深深作痛。

  中国是一个尊重孝道的国度。“陆绩怀橘”、“仲由百里负米”等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诠释了孝的内涵。应该说,孝即是善,即是对父母的爱,有爱才会生发出对亲友同胞的爱,对祖国、民族的忠诚。筱筱的惊人之举,虽不理智,甚至荒唐,但一腔至爱,令人可叹、可泣!

  虽然事情已经发生,但回头看,之所以会发生自杀救父这样的 “奇事”,除了父女之情,更多的是重重生活压力对她幼小心灵形成的强烈挤压。

  在这个三口之家,父母构成了对孩子的最坚强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而导致失去这道屏障的,除了家庭的经济困顿,就是父母亲的健康状况。当这些问题摆在孩子面前的时候,对她身心影响之大,可以想见。

  在此次事件中,陈建军治疗的费用十几万元,而这笔钱绝大多数都是妻子崔兰向亲友借来的。陈家的亲戚称,目前尚不知陈建军是否有医保,而医院的医护人员说,陈建军有医保。其实,是否有医保并不重要。从崔兰四处借债来看,医保不足以应付陈建军的治疗,也不能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起到遏制患者家庭因病致贫的作用。

  鉴于筱筱的自杀式拯救,学校方面已表示将开展对学生在心理方面的教育。可事实上,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强化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打击的耐受力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社会要帮助家庭树立安全牢靠的屏障。这个屏障,不仅仅是能够为每个家庭提供治疗大病在内的安全可靠的医疗保险,还要在就业、福利等诸多方面提供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构筑起一个个家庭的坚固堡垒,及时拯救诸如筱筱一样情形的贫病家庭的孩子,使那些处于困苦边缘的未成年人,在风雨袭来时,依然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一个爱画画的小女孩

  事发后的陈建军家,门一直是闭着的。

  这个泰伯河边上的家庭,和沿河两岸的众多家庭一样,生活平常。一些街坊邻居说,别人家的孩子,没事就在外面玩,陈家却总是关着门,筱筱也很少出来。

  走进陈家,筱筱的床就摆在客厅里,再往里,是父母的卧室和一间书房。书房的墙上,贴着一张叫《意》的国画,画面上,牵牛花生气勃勃,空中飞的蜻蜓,非常有动感;墙的另一端,是筱筱用颜料画在墙上的一个卡通娃娃,卡通娃娃悠闲地拖着玩具车。

  在书桌的玻璃板下面,有一张粗糙的小纸片。那是去年5月一个同学写给她的。上面写着:“虽然在一起的日子很短,但我想我应该很了解你吧,在这里,我要给你留下最最真诚的祝福,希望你在冲刺的阶段顺利的(地)毕业,考上比较好的中学。你的朋友”

  不过,筱筱的老师说,筱筱比较内向,在学校没有太多的朋友,她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为班级换黑板报。

  “孩子爱画画,和爸爸的感情最好。”一个邻居说,以前筱筱的爸爸常送孩子去学画。到周末了,她还经常和爸爸一起骑自行车出去玩。平时在家,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她却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

  屋里的一面沙发上,还有十多张筱筱画的素描,其中一张素描《瓶子和橙子》摆放在客厅。这张画上的字迹与她写给母亲的遗言条字迹如出一辙。

  在陈建军住院的次日,筱筱到学校领成绩单。得知筱筱家里的情况,班主任陈晓阳(音)还劝她,一定要多孝顺妈妈,多帮帮家里。老师还鼓励她,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崔军说,孩子说过想把自己的肝捐给爸爸,但大人告诉她,肝不一定匹配,但她还是做出这种极端行为。他想不通的是,外甥女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既救不了父亲,更害了自己么?

  “也许,是孩子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心理压力造成的。爸爸在筱筱的心中是家庭的支柱,要是这根支柱倒了,这个家也就完了。”崔军说,筱筱在医院苏醒后,还不断写纸条向医护人员询问爸爸的病情。

  事实上,在陈建军被查出肝癌晚期后,癌细胞已经转移,并不适合进行肝脏移植了。而且,他的病情已经出现了恶化。

  而即便到了父女相见的最后时刻,陈建军依然不知道,短短十多天里,年仅13岁的女儿为拯救他的生命,曾经付出过怎样的代价!虽然他的生命无法挽留,但女儿的爱足以让人深感慰藉。

  记者手记

  拯救孝女 构筑家庭的安全屏障

  13岁少女以自杀来捐肝救父的举动,让喜气祥和的新年,蒙上了一丝悲壮的颜色。她令人惊叹的举动,让人在唏嘘伤感的同时,内心深深作痛。

  中国是一个尊重孝道的国度。“陆绩怀橘”、“仲由百里负米”等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诠释了孝的内涵。应该说,孝即是善,即是对父母的爱,有爱才会生发出对亲友同胞的爱,对祖国、民族的忠诚。筱筱的惊人之举,虽不理智,甚至荒唐,但一腔至爱,令人可叹、可泣!

  虽然事情已经发生,但回头看,之所以会发生自杀救父这样的 “奇事”,除了父女之情,更多的是重重生活压力对她幼小心灵形成的强烈挤压。

  在这个三口之家,父母构成了对孩子的最坚强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而导致失去这道屏障的,除了家庭的经济困顿,就是父母亲的健康状况。当这些问题摆在孩子面前的时候,对她身心影响之大,可以想见。

  在此次事件中,陈建军治疗的费用十几万元,而这笔钱绝大多数都是妻子崔兰向亲友借来的。陈家的亲戚称,目前尚不知陈建军是否有医保,而医院的医护人员说,陈建军有医保。其实,是否有医保并不重要。从崔兰四处借债来看,医保不足以应付陈建军的治疗,也不能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起到遏制患者家庭因病致贫的作用。

  鉴于筱筱的自杀式拯救,学校方面已表示将开展对学生在心理方面的教育。可事实上,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强化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打击的耐受力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社会要帮助家庭树立安全牢靠的屏障。这个屏障,不仅仅是能够为每个家庭提供治疗大病在内的安全可靠的医疗保险,还要在就业、福利等诸多方面提供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构筑起一个个家庭的坚固堡垒,及时拯救诸如筱筱一样情形的贫病家庭的孩子,使那些处于困苦边缘的未成年人,在风雨袭来时,依然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一个爱画画的小女孩

  事发后的陈建军家,门一直是闭着的。

  这个泰伯河边上的家庭,和沿河两岸的众多家庭一样,生活平常。一些街坊邻居说,别人家的孩子,没事就在外面玩,陈家却总是关着门,筱筱也很少出来。

  走进陈家,筱筱的床就摆在客厅里,再往里,是父母的卧室和一间书房。书房的墙上,贴着一张叫《意》的国画,画面上,牵牛花生气勃勃,空中飞的蜻蜓,非常有动感;墙的另一端,是筱筱用颜料画在墙上的一个卡通娃娃,卡通娃娃悠闲地拖着玩具车。

  在书桌的玻璃板下面,有一张粗糙的小纸片。那是去年5月一个同学写给她的。上面写着:“虽然在一起的日子很短,但我想我应该很了解你吧,在这里,我要给你留下最最真诚的祝福,希望你在冲刺的阶段顺利的(地)毕业,考上比较好的中学。你的朋友”

  不过,筱筱的老师说,筱筱比较内向,在学校没有太多的朋友,她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为班级换黑板报。

  “孩子爱画画,和爸爸的感情最好。”一个邻居说,以前筱筱的爸爸常送孩子去学画。到周末了,她还经常和爸爸一起骑自行车出去玩。平时在家,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她却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

  屋里的一面沙发上,还有十多张筱筱画的素描,其中一张素描《瓶子和橙子》摆放在客厅。这张画上的字迹与她写给母亲的遗言条字迹如出一辙。

  在陈建军住院的次日,筱筱到学校领成绩单。得知筱筱家里的情况,班主任陈晓阳(音)还劝她,一定要多孝顺妈妈,多帮帮家里。老师还鼓励她,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崔军说,孩子说过想把自己的肝捐给爸爸,但大人告诉她,肝不一定匹配,但她还是做出这种极端行为。他想不通的是,外甥女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既救不了父亲,更害了自己么?

  “也许,是孩子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心理压力造成的。爸爸在筱筱的心中是家庭的支柱,要是这根支柱倒了,这个家也就完了。”崔军说,筱筱在医院苏醒后,还不断写纸条向医护人员询问爸爸的病情。

  事实上,在陈建军被查出肝癌晚期后,癌细胞已经转移,并不适合进行肝脏移植了。而且,他的病情已经出现了恶化。

  而即便到了父女相见的最后时刻,陈建军依然不知道,短短十多天里,年仅13岁的女儿为拯救他的生命,曾经付出过怎样的代价!虽然他的生命无法挽留,但女儿的爱足以让人深感慰藉。

  记者手记

  拯救孝女 构筑家庭的安全屏障

  13岁少女以自杀来捐肝救父的举动,让喜气祥和的新年,蒙上了一丝悲壮的颜色。她令人惊叹的举动,让人在唏嘘伤感的同时,内心深深作痛。

  中国是一个尊重孝道的国度。“陆绩怀橘”、“仲由百里负米”等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诠释了孝的内涵。应该说,孝即是善,即是对父母的爱,有爱才会生发出对亲友同胞的爱,对祖国、民族的忠诚。筱筱的惊人之举,虽不理智,甚至荒唐,但一腔至爱,令人可叹、可泣!

  虽然事情已经发生,但回头看,之所以会发生自杀救父这样的 “奇事”,除了父女之情,更多的是重重生活压力对她幼小心灵形成的强烈挤压。

  在这个三口之家,父母构成了对孩子的最坚强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而导致失去这道屏障的,除了家庭的经济困顿,就是父母亲的健康状况。当这些问题摆在孩子面前的时候,对她身心影响之大,可以想见。

  在此次事件中,陈建军治疗的费用十几万元,而这笔钱绝大多数都是妻子崔兰向亲友借来的。陈家的亲戚称,目前尚不知陈建军是否有医保,而医院的医护人员说,陈建军有医保。其实,是否有医保并不重要。从崔兰四处借债来看,医保不足以应付陈建军的治疗,也不能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起到遏制患者家庭因病致贫的作用。

  鉴于筱筱的自杀式拯救,学校方面已表示将开展对学生在心理方面的教育。可事实上,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强化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打击的耐受力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社会要帮助家庭树立安全牢靠的屏障。这个屏障,不仅仅是能够为每个家庭提供治疗大病在内的安全可靠的医疗保险,还要在就业、福利等诸多方面提供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构筑起一个个家庭的坚固堡垒,及时拯救诸如筱筱一样情形的贫病家庭的孩子,使那些处于困苦边缘的未成年人,在风雨袭来时,依然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