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湖南返乡民工扎堆长沙求职 是否南下尚在犹豫

时间:2009/2/18|

阅读量:1138|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金羊网-羊城晚报  彭卫 

长沙某人才市场的应聘队伍排起了千米长龙

民工返乡流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许多湖南返乡农民工年后挤在长沙艰难找工,是否入粤尚待月底见分晓

文/图 本报记者 彭卫

春节刚过,湖南280万返乡农民工和本地新增劳动力首次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切肤之痛。一场异常惨烈的“饭碗大战”就在以长沙为中心的各大城市火爆上演,不少农民工将就业的首选定位在了当地,然而,薪金的落差和对珠三角的怀念让他们心中仍有不舍。“要么降低工资要求,要么南下”,面对去留,不少农民工告诉记者:“月底将是最后期限。”

年后流行“人才抄底”

从本月6日开始,湖南人才市场、长沙人才市场、红星人才市场、智通人才市场等同时在长沙举行大型人才招聘会,吸引了数万求职者。各大人才市场火爆的招聘现场与年前人才市场里的萧条和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才抄底”成了年后流行的词汇。

在湖南人才市场举行的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不少招聘者早上8时就已经在会场门口等候,到了上午9时30分,会场已经人满为患,举办方只能采取分时限制入场的方式保证会场秩序。到了上午10时左右,等待入场的队伍已经排到展览馆门口的红绿灯附近,队伍长达千米。该人才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后的两场招聘会里,370家企业拿出了6000个岗位,前来求职的人数近2万人。”

“火爆!原本估计顶多200家企业到场,但到场的企业居然有350多家。”长沙人才市场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求职者一改往常以应届毕业生为主,有工作经验者占了近半数,其中返乡人才近三成。”

记者在各大人才市场发现,不少知名企业在储备优秀毕业生的同时也在努力争夺有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优秀农民工的年龄限制不少被放宽到了35岁。

衡山汽车的负责人表示,过去苦无优秀技工,不少工序都要外包,现在返乡的优秀技工正好帮企业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薪金低民工难“来电”

虽然招聘现场颇为火爆,但记者在现场发现,薪金的巨大落差让不少农民工难以对当地企业“来电”。

25岁的胡磊曾在珠海、汕头、汕尾、揭阳等地漂泊多年,过硬的钳工技术让他的工资很快达到了近3000元。去年年底返乡的他先后参加了四场招聘会,年轻和娴熟的技术令多家企业对他发生了兴趣,可是胡磊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一份自己想要的工作。他告诉记者,虽然他将月薪预期调低至包食宿1500元,但是多数企业仅能开出1200元的月薪,而且不少还不包吃住。

浏阳农民工易军也对薪金很不满意。2001年他在深圳宝安区帮洗洁精工厂装货,一个月包吃住还能拿到1200元,后来他在东莞的一个家具厂搞组装,工资涨到了1500元,可是他来长沙没看到一家家具厂招工,面向农民工的岗位大多是保姆和保洁员,月薪普遍都是800-900元。

“去年服务员月薪至少800元,现在用人单位开价每月不到700元。”“泥工、油漆工去年每天包吃包住有100元工资,今年不包吃住,每天还只肯给80元。”“谈好1000元一个月的,干了两天活又说只肯给800元。”在西长街人才市场,不少农民工纷纷向记者抱怨。

不仅是长沙,在郴州市嘉禾县劳动局,局长毛华君也坦承:“郴州的工资也降了不少,普工月薪多从1500元降到了1000元,管理人员的工资也普遍从过去的3000-5000元下降了1500元左右。”

长沙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受当前经济形势大环境影响,企业对一般性人才的需求将有所下降,企业招聘标准将进一步提高,求职竞争压力也将有所增大。

南下客流不降反升

按照湖南省劳动保障部门发布的数据,2009年,湖南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多达280多万,然而,来自广铁集团的统计数据反映,节后11天湖南铁路发送旅客248万人次,开行临客374列,均为历年同期之最;节后湖南南下客流同往年相比,出现不降反升之势,其中南下务工人员与去年基本持平。长沙火车站党办的曾主任告诉记者,今年客流持续高位的主要原因是探亲流、旅游流、务工流的高度叠加,加上今春没有遭遇去年那样的特大冰雪灾害,这诸多因素促成了节后客流不减反增;另外,节后客流中的年轻面孔增多了。

长沙当地媒体在针对南下务工人员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有64%已有现成的岗位在等着自己,而有36%的旅客是无目的性找工,其中中年农民工约占20%,毕业不久的农村青年约占16%。

浏阳农民工李孝立告诉记者:“家里两个孩子一个读中学,一个读小学,靠种那点田地,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和小孩上学。”节后外出的中年农民工中,一部分是家庭困难的,一部分则是对金融危机概念模糊的。这部分人乐观地认为:“广东到处建房子,找不到工作就去工地做苦力。”

相比为了摆脱生存困境的中年农民工,“80后”、“90后”的农村青年盲目南下更多的是出于对都市的向往。“我喜欢那种节奏,我喜欢繁华背后的机遇,那是我的未来。”不少20岁出头的年轻人告诉记者:“找不到工作我就先和同学挤挤,机会总会有的。”

余钱不多难再犹豫

然而,更多的农民工仍在观望、等待,是在家务农还是外出打工?是等待有满足他们薪金需要的企业出现还是调低薪金要求?选择虽然有很多,但是多数人的去留这个月底就可以见分晓,因为经济压力让他们无法再犹豫下去。

今年春节花费的大幅缩水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担忧。“以前过年看到喜欢的衣服就算1000元一件我也敢买,今年过年我买的衣服普遍都是100元左右的”,郴州姑娘李淑芳告诉记者,不少农民工没过初五就出来长沙找工作,抢占就业先机固然是主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为了躲避过年的红包钱。易军告诉记者:“湖南的红包和广东的利是不一样,像我们这种在广东打工的,100元以下是拿不出手的。”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农民工的存款都在2万元以下。打工时间长的有责任帮家里盖新房,盖完房子,存折就所剩无几,打工时间短的,拿着学徒工资也存不下什么钱。

因为担心去广东找不到工作白花不菲的路费和食宿钱,越来越多的湖南农民工涌向了省会长沙。在人才市场周围的黑旅店里,记者发现,多数农民工选择的是4元一天和10元一天的住宿标准。很多早早出来找工作的农民工身上所带的几百元钱已经难以再熬10天。“我们都很想去广东,如果广东的企业能来长沙招工该多好啊!”听说记者来自广东,很多农民工托记者捎话给广东的企业。

(本报湖南专电)

(《长沙晚报》记者张怀中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