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17岁女孩放弃学业挣钱给父亲治病

时间:2009/4/21|

阅读量:1440|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漆黑的楼道,凸凹不平的台阶,这是刘芸和父亲刘继全每日回“家”的必经之路。

  这个“家”是一间十几平米的出租屋。屋里摆着两张床,一张用废旧木板钉成的长形书桌,一个用来烧水做饭的煤炉,再无他物。

  “我不想离开学校,不想离开关心我的老师,我想继续上学。” 昏暗的灯光下,刘芸含泪向记者诉说了自己的“求学梦”。

  只要能上学,我就感觉很幸福

  1992年,刘芸出生在红安县的一户农民家庭。出生19天后,母亲离家出走。16年来她与父亲刘继全相依为命。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刘芸到了读书的年龄,没能走进学校。在父亲的辅导下,她花了6年时间,自学完成了小学课程,后在乡村小学参加了毕业考试。

  那时,刘芸唯一的心愿就是能跟同龄的小朋友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

  直到2007年,父亲带着她来汉打工。她终于如愿进入市79中,学习初一下学期的课程。

  父亲刘继全在汉正街工业园找到了一份值班的工作。两人靠着刘继全每月500元的工资过日子。生活虽然清苦,可刘芸觉得只要能上学,就已经很幸福了。

  亲情面前,花季少女毅然辍学打工

  2007年9月,刘继全发现自己排便极其不规律。有时几天都不排便,有时一天排便多次。高强度的工作,微薄的工资,刘继全一时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

  接着,刘继全因各种原因换了几份工作,刘芸也转到市30中就学,父女俩一共搬了6次家。

  2008年9月,刘继全突感觉腹部、肛门部位的胀痛感越发强烈。他不得不停下手边的工作,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刘继全,他可能患有结肠炎,需要做一次肠胃镜检查来确诊。

  面对600元一次的检查,刘继全放弃了,“600元,是我和女儿一个月的生活费啊!”至今,刘继全都没有做检查。

  更加不幸的是,去年12月,58岁的刘继全丢了“饭碗”。没有了经济来源,父女俩的生活顿时拮据起来。

  病情一天一天严重,刘继平渐感自己身体快不行了,他很怕哪天离开人世后,女儿无人照顾。

  “我要带女儿出去,给她找份工作”,刘继平心底慢慢浮现出这个想法。

  得知父亲的想法后,刘芸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感触:“心里是多么舍不得丢下书本,多么舍不得离开学校,偌大的世界里,我的父亲和我一起漂泊,他为我受了很多苦,我不知该如何孝敬她。现在的我没有任何能力帮他分担什么,反而给他添如此多的麻烦。”

  今年4月7日,刘芸毅然辍学。父女俩打包了简单的行李,出门找工作。连续4天的“流浪”生活,刘芸的工作还是没有“着落”。父女俩决辗转黄冈继续找工作。

  12日,当父女俩回到租屋,准备取回剩下的物品离开武汉时,被刘继平警官“截住”。

  警官伸援手,想帮父女“渡难关”

  全国模范警官刘继平,现在武汉水上公安局王家巷派出所工作。

  他告诉记者,2007年10月,刘继全曾到所里寻求帮助,希望能帮他找一份工作,供女儿上学。这位父亲对女儿的爱,深深地打动了刘继平,他决定帮助刘继全。

  近两年时间里,“刘继平为民服务小组”定期上门探望,资助父女俩。刘继平还和父女俩约定,每周五通一次电话。在父女俩最困难的时期,“刘继平为民服务小组”雪中送炭,2009年春节前送来了资助金及大米、油、一些日用品。

  4月10日,刘继平按照约定给父女俩租住处的房东打电话,却意外得知父女俩已外出流浪找工作,但租屋内还有未带走的物品。一时间,刘继平心急如焚。他嘱咐房东,一旦发现父女返回租屋,就立即与其联系。

  11日,接到房东的电话后,刘继平及小组成员赶去挽留。了解到刘家父女离开的理由后,刘继平心里很不是滋味。

  父亲,担心自己时日不长,想为女儿谋出路,找份工作;女儿,自觉拖累父亲,想挣钱为父亲治病,毅然辍学。

  “我和我的同事不会坐视不管的,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帮助你们,刘芸只有先上学接受教育,才能保证她成才前先成人。”刘继平反复劝说父女俩。

  我很想上学,可父亲的病怎么办?

  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刘芸终于袒露了心声,“我很想回到学校,可我爸爸,他现在病得这么重,我不能不照顾他。如果不是为供我上学,爸爸也不会放弃看病,都是我的错。”

  谈话中,刘芸很伤心,“刘叔叔和他的同事这两年来,给了我和爸爸很多帮助,我明白他们希望我学有所成,报效社会。现在,我却辜负了他们的期望,我对不起他们。”

  父亲刘继全告诉记者,女儿刘芸成绩一直很好,初一是全班第一名,初二也一直是班级前三名。 “只怪我自己现在没能找份工作,病也严重了,我真怕自己走了,女儿无法生活。”刘继全连声感叹。

  虽然刘芸已暂时返回学校读书。可是,父亲刘继全的病一天没能治好,谁都不能保证,刘芸会不会再次为了父亲忍痛放弃她的学业。

  记者手记

  女儿的“反哺”

  出生19天,她就失去母爱,17年来与父亲过着紧衣缩食的日子。生活的担子过早地压在了刘芸的肩上。

  面对这样的生活,刘芸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承担,选择乐观面对。

  她的坚毅,令人感动。为了给父亲治病,刘芸毅然放弃了自己从小最渴求的梦想——上学读书。甚至认为,“是自己拖累了父亲”。

  她的孝心,感动之余令人心痛。交谈中,刘芸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压力,她放弃了很多,但是她不难过、不后悔,“每天跟爸爸一起生活我就已经很开心了,其它的我什么都不在乎”。

  可刘芸的日记,泄露了和她言语并不相符的内心世界,“我是那么地渴望知识,向往读书。我只想把初中读完就满足了,这是我唯一的要求。”

  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刘芸简单的梦想其实已不算梦想。可在不幸面前,这个孩子简单的愿望都可能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