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七旬老太家中卖毒品多年 街坊敢怒不敢言

时间:2009/6/29|

阅读量:1146|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在汉口武胜路某巷的王家,因害怕儿子卖毒品被人抓,为保护儿子,七旬老太竟当起毒贩,在自家卖毒品。每当警方前往查处时,老人总将全部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记者暗访发现,只要给钱,毒品就可轻易买到手。对附近的居民来说,王家卖毒品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对此,大家敢怒不敢言。

  网友爆料》》》

  七十多岁的毒贩没人管

  近日,在本报网站论坛上,网友“dupin626”发布的一则题为——《七十多岁的毒贩没人管》的帖子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dupin626”爆料:他上星期去医院看一个得了肠癌的老人。老人说,有件事一直不放心,她儿子吸毒已经有几年了,有人上门来要毒债,没办法就把家里的房子卖了,现在租房住,家里是一分钱也没有了,看病的钱还是到处借的,亲戚都借遍了,现在都躲着他们,也没脸再去麻烦别人,去年儿媳妇和儿子也离婚了,老人就带着小孙女一起过,老人怕她走了,儿子就彻底没救了。

  老人从枕头下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给儿子提供毒品的毒贩的地址。老人说,自己曾给派出所打过电话,可是没用,卖毒品的是两位70多岁的老人,他们住的是私房,两位老人住一楼卖毒品,三个儿子分别住在三四五楼,他们的儿子也吸毒。因害怕儿子卖毒品被人抓,老两口就自己卖,这么大年纪了,派出所也没办法。

  老人说,她不能让他们这样继续害自己的儿子,不然她死了也不能瞑目。老人也为了孙女考虑,怕孙女受到不好的影响,心里留下太多的阴影,请有能力的好心人,想想办法来帮助她们。

  “dupin626”还称,老人告诉他,很同情那两位比她年纪还要大的老人。她能体会到他们俩的心情,只是方法太错了,没有想到这也是在害人。

  最后,网友“dupin626”在帖子后留下了卖毒者的详细地址。

  居民反映》》》

  儿子贩毒拿父母做挡箭牌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午4时20分许,根据网友“dupin626”在帖子中公布的地址,记者来到武胜路某服装店旁的小巷一探究竟。

  很快,记者就找到了帖子中所称的毒品交易地——“王宅”。

  “王宅”为一栋5层的老式楼房,楼房一层临小巷有2扇铁门,中间为厨房,最右边是一个卧室。记者站在窗口向里望,卧室内十分昏暗,桌上点着一盏昏暗的烛台,看不清里面的布置。在楼房侧面记者看到,除一楼外,每层楼侧面的窗外都安装有空调。

  由于当天该区域停电,许多居民三五成群地坐在屋外乘凉。在离“王宅”不远处的一位居民家门前,记者与在躺椅上乘凉的一位居民拉起家常。谈起“王宅”,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太婆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他们家卖毒都好几年了,早就不是秘密了,太婆用手中的鹅毛扇子捂着嘴,低声地告诉记者。

  据这位太婆称,王家有三个儿子,如今都已经成家,老两口住在一楼,三个儿子分别住在三四五楼,二楼则是拿来出租。“以前只有四层的,去年加盖了一层,据说花了20多万,工薪家庭哪个有这个实力,何况他们都没有工作。”

  此时,一赤膊男子与一红衣女子走过,太婆立刻示意记者不要说话,待两人走入“王宅”后太婆才告知,两人正是王家的三儿子和三媳妇。“几个儿子将父母用来做挡箭牌,他们卖毒不晓得害了多少人……太婆说。

  记者调查》》》

  晚上9时到12时是交易高峰期

  随后,记者走访多户居民,对于王家卖毒品一事,似乎在周边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他们卖了好几年了,担心被抓就要老两口卖,警察拿老两口也没办法。”另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老两口十分溺爱三个儿子,有警察上门检查,老人总将全部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而几个儿子也从来不直接参与卖毒。每天晚上9时到12时是王家卖毒的高峰期,来王家买毒的男男女女“络绎不绝”,年纪大的五六十岁,年纪小的只有二十岁出头。说到这里,该居民对三个儿子开始咬牙切齿地大骂起来。

  见记者半信半疑,这名居民称,“你如果不信,只需要过去敲个门,递100块钱进去,婆婆就会把东西递给你,什么都不会问你。”他称,自己还曾多次亲眼目睹,两名骑摩托车的男子大白天来送毒,王家的儿子就将钱交给两名男子,“都是一摞一摞的百元大钞。”

  卧底暗访》》》

  给钱就交货 毒品岔着卖

  随着远处几位乘凉的居民喊道“来电了,来电了”,“王宅”也立刻变得灯火通明起来,几台空调也恢复了运转。透过靠近巷子的厨房记者看到,一中年女子正在灶台前烧饭。

  记者试探着敲了一下王家铁门。中年女子很快上前开了门,“婆婆在家吗?”中年女子将记者让进屋内,指了指紧闭的房门,称“在里面”,然后又回到灶台前忙碌。

  推开房门后记者看到,一位年龄约50多岁的男子低着头一言不发,正坐在小板凳上剥着螃蟹。

  记者推开里间的房门,只见数平米的卧室内,躺在席梦思上的一中年女子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记者,而一位满头白发的婆婆则坐在墙角的一把木椅上。婆婆穿着一件宽松的上衣和一条花色齐膝大短裤,动作迟缓,显得很苍老。

  记者递上100元钱,婆婆接过钱对着光看了又看,随后从大腿右侧的短裤口袋内掏出一大把五颜六色的颗粒状物品,正当她准备拿出其中一颗交给记者时,一直躺在席梦思上的女子突然起身道,“你硬不硬走啊(可不可信)”。婆婆见状立即将伸出来的手收了回去。

  “你是哪里的?以前没有见过你啊。”婆婆问道。记者称是合作路一位王姓朋友介绍来的,席梦思上的女子再次搭话,“出了事你别往我们这里扯就行了。”婆婆这才将颗粒状物品递到记者手中。

  记者询问,如果买得多是否可便宜,中年女子称,“我们这里就分100元和400元的两种,你想买多少等下次买的时候再谈。”

  等走出室外记者才发现,手中紧握的颗粒状毒品,原来是截取下的一只长约1公分的奶茶吸管,两头被封口,里面装着的为粉末状的毒品。

  警方说法》》》

  老人年纪太大不好管理

  当日傍晚6时许,记者将暗访所购毒品上交到硚口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值班民警介绍,记者所购毒品为海洛因,容量在0.05-0.1克左右。“属于渣货(音)(不纯)”。当记者告知售毒者为武胜路某巷一70多岁的太婆后,民警称,与这名太婆“熟得不能再熟了”。

  该民警介绍,婆婆外号“霍元甲”,辖区派出所曾多次上门查处,还曾将老人拘留过,但因为老人年纪太大,担心在拘留中出现意外,最后只得让家人给领了回去。

  当记者提及附近多位居民举报老人的儿子也参与贩毒时,民警称,侦查案件“必须要抓现行,毒贩们都很精”。

  就记者反映的情况,该工作人员称,会将情况反馈给辖区派出所并上门调查,“婆婆虽然不能关,但是我们肯定要过去查,是一种震慑。”民警说。

  专家观点》》》

  警察有失职之嫌

  我国刑法第347条规定,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并有详细的处罚规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童德华认为,70多岁的老太婆在该事件中,只是一个环节,应看作是共同犯罪,只不过存在主犯从犯之别。我国刑法目前没有关于对老年人减轻法律制裁的相关规定。

  “对于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就应该进行起诉,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至于老人有无责任、负多大责任,那是另一码事。不能因为老人年纪大而不采取有效措施。”童德华认为,如果法院判决符合现行法律规定但不符合情理的话,也是说不过去的,这就涉及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的保护,是一个权衡的问题。对这名70多岁的老人,警方有可能是出于合情层面的考量,但此举存在失职、渎职之嫌。

  “不能因为老人年纪大就放任其卖毒。”童德华认为,该事件关键问题在于公安机关侦查环节,应由公安机关收集证据依法办案。

  ◆链接

  网友发帖内容节选

  我是一个爱安静的人,以前总在电视和宣传画上看到一些关于毒品的危害,并不能感受它的真正可怕之处,直到上个星期的一件事,让我整个人都震撼了。

  我上星期去医院看一个得了肠癌的老人,看着老人受着病痛的折磨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等我要走的时候,老人拉着我的手,拜托我一件事,她说她知道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了,有件事一直不放心,想让我帮着想想办法,她告诉我,她的儿子吸毒已经有几年了,有人上门来要毒债,没办法,把家里的房子也卖了,现在租房住,家里是一分钱也没有了,看病的钱还是到处借的,亲戚都借遍了,现在都躲着他们,也没脸再去麻烦别人,去年儿媳妇和儿子也离婚了,老人就带着小孙女一起过,老人怕她走了,儿子就彻底没救了,没人管了,老人从枕头下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详细的地址,告诉我这就是那个可恨的卖毒品的地址,是有一次,偷偷跟踪儿子记下的。老人告诉我,也打(过)电话(给)派出所的,可是没用,那个卖毒品的也是两个老人,都70多岁了,他们家是私房,两个老人住一楼卖毒品,儿子媳妇住二楼,也是为了儿子,他们的儿子也吸毒,怕自己的儿子卖毒品被人抓,就老两口自己卖,这么大年纪了,派出所也没办法。

  老人拉着我的手,泪流满面地说,她是实在没办法了,可是又不能就让他们这样继续害自己的儿子,不然她死了也不能瞑目。老人也是读书人,也要面子,主要是为了孙女考虑,怕小孩受到不好的影响,心里留下太多的阴影。请有能力的好心人,想想办法来帮助老人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