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男子照顾植物人妻子数年将其唤醒

时间:2009/12/14|

阅读量:1116|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09年12月12日东北网

  东北网12月12日讯 “如果我得了韩姐那样的病,你能像吕哥那样照顾我吗?”在延寿县中和镇,许多恋爱中的姑娘或已成家的媳妇,都会向男友或丈夫提出这样的“问题”。

  “吕哥”和“韩姐”是镇上的一对夫妻。2002年5月,韩延华上山采山货,被“草爬子”传染上森林脑炎。为治好妻子的病,吕国斌倾家荡产,妻子却仍然成了“植物人”。从此,吕国斌像对待婴儿一样伺候韩延华,翻身、按摩,喂饭、洗漱,“散步”、“唠嗑”,所有的艰难和苦闷都化作一个终生的愿望———早一天让妻子醒过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吕国斌的痴情守护终于换来妻子奇迹般的苏醒。

  吕家“白捡”个好媳妇,小夫妻过上镇里最幸福的好日子

  1988年春天,延寿县中和镇老吕家三儿子吕国斌娶媳妇了,新郎是镇里有名的帅小伙儿,新娘韩延华更是十里八村难找的俏丽姑娘。更让人称道的是,吕家的媳妇是“白捡来的”。

  原来,吕国斌和韩延华从小学一年级时就是同学,一处就是十来年。高中毕业后,19岁的吕国斌成为镇供销社职工,20岁的韩延华则回家务农,他们的恋爱关系也由“地下”转移到“地上”。

  国斌的父母首先表示反对,因为家里穷,拿不出像样的彩礼。那时候,没有两三万元钱娶不回媳妇。韩延华对吕国斌说,我一分钱彩礼都不要,要的就是你这个人。

  “哪有这么通情达理的,白捡的媳妇还不娶吗?”至今大嫂还对三妯娌韩延华赞叹有加。她说,三弟媳过门儿后,就和公婆一起过,家务活儿她全包了。老人过生日,她都是把饭菜早早做好,等我们全家人一到齐就开饭。

  1992年,供销社实行承包经营,吕国斌和韩延华承包了一个门市部,起早贪黑地经营,每年都能挣上两三万元。

  1999年,夫妇俩花了10多万元,在中和镇中心地带建起全镇一流的大房子,铝合金大门窗让谁看了都觉得敞亮。

  在农村,好房子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而吕国斌、韩延华鸳鸯一样形影不离,更被邻里认为是家庭幸福的样板。每听到这样的赞誉,吕国斌都说:“媳妇是长在我身上的小尾巴。”而韩延华的眼神里闪动的都是幸福的光芒。

  一个“草爬子”咬碎一个家,花掉30万元妻子仍成“植物人”

  2002年5月中旬的一天,韩延华像往常一样上山采山菜。灾难在不知不觉中降临。

  从山上回来,韩延华说“好像让草爬子叮了”。“这有啥?挑出去就完了。”吕国斌就把韩延华身上的“草爬子”挑掉了。

  几天后,韩延华开始高烧,当地大夫就当感冒治。不见好,就上延寿县城去看病。

  当晚,韩延华病情明显加重,医生建议早一点儿上哈尔滨。次日凌晨3时多,吕国斌打车向哈市赶。车到阿城时,吕国斌就感觉不对,韩延华先说胡话,不一会儿就人事不省了。哈医大二院的专家一眼就诊断了———韩延华患的是森林脑炎,罪魁祸首就是“草爬子”。

  被山里人称为“草爬子”的昆虫,学名叫“硬蜱”,是森林脑炎的传播者,发病率十万分之五。得了这种病,轻者丧失生活能力,重者不治身亡。

  而韩延华则属于“耽误了的重者”。大夫说,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病人住进重症监护室,但费用很高,并仍要做好最坏打算。

  妻子就要被推进重症监护室了,吕国斌握着韩延华滚烫的手,“说不定这就是我们夫妻最后的道别”。一瞬间,吕国斌似乎感到妻子的手也“握”了他一下,分明在说:“国斌,你要救我。”

  那一夜,吕国斌怀抱着妻子的衣服,蹲在重症监护室门口,感到平生从未有过的孤单,也下定今生最大的决心:不惜倾家荡产挽留妻子的生命,哪怕是一分一秒。

  一天两天,妻子的病情不见好转,恐怖的“病危”和医药费这个“无底洞”,像两把刀插在吕国斌的心上。

  韩延华在重症监护室住了21天,花去医疗费13万元。医生会诊认为,病人已没有治疗价值。听到医生的“判决”,吕国斌的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看来真没治了。”

  但他坚持不出院,因为回家就意味着等死。经历20多天的“生离死别”,吕国斌终于可以和妻子团聚。此时,韩延华已没有任何生理反应,变成了“植物人”。

  两个月后,迫于高额费用,高烧不退的韩延华出院了。吕国斌又在医大附近租下一间房,一边从医大开药点滴,一边四处投医,期待“偏方治大病”。

  此后的两个月里,吕国斌跑遍哈市各大药房,淘来“犀牛角”、“虎骨”等名贵中草药,一次次尝试治疗。韩延华的病情不见好,却也不见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吕国斌感到些欣慰。

  11月初,哈尔滨的天气冷了,吕国斌决定回家。那天,他抱着皮包骨的妻子,大声说:“小尾巴,想没想家?咱们回家了。”

  一天一顿饺子,吕国斌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不但打破了森林脑炎患者的存活纪录,并神奇地“唤醒”了妻子

  5个月前,韩延华曾笑着离开家,而今却如“死人”一样躺着回来。5个月前,吕国斌曾是有20多万元存款的富裕户,如今却成了负债10多万元的穷汉。花去30多万元医疗费,却没能治好媳妇的病,这样的代价值得吗?

  吕国斌说:“只要延华有口气儿就值得。”从妻子昏迷的时候起,吕国斌就说:“延华什么都明白,只是说不出来。我要像好时候一样对她。”

  37岁的吕国斌辞去了工作,将门市部租了出去,成为妻子的专职保姆。他记着医生的忠告:病人高烧不退,每小时要观察一次,防止呼吸障碍;每两三个小时,就要翻一次身,一旦得褥疮就会合并感染综合征;每天都要给病人清洗下身,这是防治褥疮的第二道防线;要经常调配营养,营养不足将会加速病人衰竭。要每天不间断地按摩,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病人的抵抗力。

  吕国斌说,他与延华有着特殊的信息沟通。即使是睡觉,他也能感觉到妻子呼吸的变化,一定要醒来给她翻翻身。有时,心里发闹,那一定是妻子尿了。

  吕国斌生活完全按照妻子的需要进行着。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给妻子洗身,然后梳头洗脸刷牙,喂早餐。上午,要把尿布洗干净,并准备好午饭和晚饭。延华平时最爱吃饺子,吕国斌就必保她每天一顿。下午,吕国斌会让妻子坐在轮椅上“散散步”,还和她一起“看电视”,并“读读报纸”。

  半年后,吕国斌的付出得到了回报,韩延华的手会动了,高烧症状消失了。一年后,韩延华睁开了眼睛。两年后,韩延华竟然恢复了部分知觉,认识了丈夫、儿子,有时会像幼儿一样“辨认”报纸上的字。更让吕国斌高兴的是,延华心情不好还会“发脾气”,但只要他一哄就会“转怒为喜”,这曾令他高兴得流泪。此时,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延华的牙齿已全部脱落,看上去像七八十岁的老人。

  前年,吕国斌卖掉街里的门市房,将有限的资金筹划着花,他要陪伴着延华过好每一天,让她天天都能“吃得好一点儿、睡得香一点儿、心情高兴一点儿”。来源: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