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妻子为免遭丈夫揪头发毒打无奈剃光头

时间:2010/2/1|

阅读量:1132|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10年02月01日  扬子晚报

  12年的婚姻生活,如今36岁的刘菊是在丈夫的拳脚下度过的:从刚领了结婚证就挨打开始,到怀孕期间被抽嘴巴,到记忆犹新的去年5月被从楼上拖到楼下,甚至被打得到医院抢救。当记者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法律援助中心看到刘菊时,她的左眼红肿,光头上戴着顶帽子。刘菊告诉记者,由于长期被丈夫揪住头发毒打,她的头发不断脱落,为了防止被他拽头发,也为了方便医生给头上的伤口缝针,她无奈剪掉了一头秀发。在数次离婚未果后,她为了摆脱家庭暴力求助法援。

  工作人员听了她的哭诉后,当即为她办理了援助手续,并指派了律师帮她打官司。

  痛苦回忆:

  坐月子被拖下床打

  刘菊家住板桥农村,1996年经人介绍认识了大她两岁的张金保。张金保是一家国有单位的职工,刘菊来自农村没有工作。尽管身份上存在差异,两人还是谈起了恋爱。,经过一年左右的接触,他们于1997年4月领取了结婚证。领证后张金保就提出两人住在一起,刘菊是个农村姑娘,思想比较保守,坚持要办了婚礼酒席后才能过夫妻生活。张金保的要求被拒绝后十分恼火,不顾新婚燕尔就打了刘菊,并出言不逊让刘菊滚走。当年“五一”小夫妻俩办了喜酒,原本以为可以享受新婚甜蜜的刘菊却发现,丈夫喜欢上了喝酒,酒喝多了就要打人,当她怀孕时张金保也扇过她耳光。

  刘菊回忆坐月子,三十晚上吃团圆饭时老公没喊自己上桌子吃饭,端了些饭菜送到她的房间。饭后张金保和家人打牌,因为女儿患肺炎哭闹她将丈夫喊上楼,张金保一脸不高兴,两人为此争执了几句,张金保竟把她拖到床下,一边拖到客厅门口一边拳打脚踢。刘菊说,这次挨打她记忆深刻,当时是过年三十晚上,自己又在坐月子期间,个中原因除了他们夫妻之间发生争吵外,丈夫对自己生了个女孩也不高兴。由于自己没工作,经济上完全依赖张金保,挨打初期她不敢报警。

  邻居质问:

  有这样打老婆的吗?

  刘菊告诉记者和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此后每年张金保对她都要大打出手三四次,小打则是不计其数了,她成了丈夫的出气筒。当时由于女儿小,她都忍受下来了。有一次她向张金保要10块钱买菜,他张口就在她的胳膊上咬了一口,留下了满口牙印子。

  去年五月份,两人为搬家的事搞得不愉快,张金保把她从楼梯上拖到楼下。女儿见妈妈被打昏在地,吓得跑下楼呼喊“救我妈妈”,邻居听到呼救后赶来相救,有好心人给她端来糖水,还有邻居仗义执言地问他:怎么能这样打老婆?张金保大言不惭地回答:打死了算,打死了我去坐牢。因为这次打得狠,她害怕再遭毒手都没敢报警。

  刘菊心有余悸地说,丈夫身高近1.8米,自己只有1.57米,在他的拳头下是只弱小的羔羊。张金保时常拽她头发,用膝盖顶她的脑袋,有时出手很重,连他自己的手都能打出血来。除了殴打她外,女儿小时候因为顽皮也被打得鼻子出血。

  医生吃惊:

  头上咋这么多疤!

  2010年1月15日,夫妻俩因为琐事闹矛盾,她再度被打头疼得厉害,结果在家躺了几天不能动不能吃,等她能爬起来才去了医院做CT检查。由于这些年被张金保拽着头发殴打,刘菊的头发不断脱落,为了不再被他拽头发“揪辫子”,这次挨打后她剃光了一头秀发,同时也便于医生治疗她头部的伤口。医生看到她的光头后吃惊地问:头上怎么有这么多疤啊?当她说出是丈夫打伤的后,医生同情地对她说:家庭暴力打成这样,你怎么不去报警?

  刘菊流着眼泪告诉记者,十多年来她也报警过七八次,而更多的时候她选择了忍受。其间他们去过民政局几趟想协议离婚,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成,张金保也三次向法院起诉离婚,前两次他撤诉了,第三次法院于2004年夏天判决不准离。当时是她不同意离婚,因为张金保不肯分割财产,自己没工作又身患多种钟疾病,加上女儿还小,她在经济上要依赖丈夫依靠这个家。

  为了维护这个家,刘菊也去张金保的单位反映求助过,单位几经调解由张金保在经济上照顾她,但每每好了一段时间又发生争吵。最近三四年,张金保开始戒酒,刘菊期盼他能改掉酒后施暴的恶习,对保住这个家又多了份幻想,但1月15日再次挨打让她彻底寒心。,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她鼓足勇气来到法律援助中心,主动要求起诉离婚并追究张金保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目前,法援律师正在为她搜集证据准备维权(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汪晨 魏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