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沿海用工荒调查:高房价低收入吓跑外来工

时间:2010/2/23|

阅读量:1108|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来源: 网易财经
 网易财经2月22日讯 春节刚过,用工市场即风云突变,多个沿海地区再闹“用工荒”,且来势汹汹,动辄出现逾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用工缺口。专家表示,高房价和低收入成为沿海地区用工荒的主要原因,要想留住民工,除了城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外,还需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工资增长激励机制,并从社保、子女就读、户籍方面给予农民工公平待遇,多管齐下来解决用工荒问题。
“用工荒”再袭沿海地区
深圳市《2009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去年第四季度该市劳动力需求人数达194.4万,求职人数为112.5万,用工缺口为81.9万。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表示,节后的用工短缺在节前已现出端倪,广州今年用工至少要补充20多万民工。
甚至有媒体报道称,作为“世界工厂”的东莞,从去年8月起即出现用工短缺,随后愈演愈烈,目前用工缺口可能超过百万。
除了广东地区外,沪、苏、浙、闽、鲁等沿海地区也出现大规模用工荒,企业虽然纷纷上调了工资水平,但一时难以招到足够的工人,导致部分流水线开不了工。
调查:高房价低收入吓跑外来工
来自湛江的打工仔小王告诉网易财经,现在很多老乡都在湛江找了份工作,不再到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打工,虽然大城市薪水高,但高不了很多,况且大城市的房价是湛江的好几倍,“在广州深圳打工一辈子都不敢想买房,回来湛江就算我买不起房,起码家里有得住。”
一位深圳的网友算了一笔账,以领2000块月薪为例,租农民房也需要500块,算上交通、吃饭等费用,一个月的薪水已经去了一大半,和在二三线城市相比并不具备优势。
深圳私营企业协会秘书长曾宏兴对网易财经说,以深圳为例,虽然民工每个月可以拿1700-2000块的薪水,但生活成本很高,这个收入根本没办法买房,“那还不如回家,就算少拿几百块,但起码归属感更强烈,而且在家里有照应,不用为住房买房的事情烦恼。”
虽然在珠三角的一些大城市打工有可能月入1700-2000块甚至更高,但并非所有工厂都能提供这样的待遇,部分工厂还是按照深圳最低工资标准1000元/月用人,而且领2000块以上薪水的民工,大部分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10个小时甚至12个小时,同时还得牺牲周末的时间加班。
一位网友对企业招不到工人的现象颇具微词,“吃的猪狗食,干的牛马活,谁还愿意来?”而另一个网友则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部分企业招不到人的原因,“工厂缺的不是工人,是奴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向网易财经表示,近些年物价上涨得厉害,但工资涨幅一直跟不上,更无法和房价的涨幅相提并论,“收入这么低怎么能招到工人?欧洲很多国家的最低工资是1200欧元以上,远超我们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赵英教授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减速,农民工失业回家,而去年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速普遍比沿海地区快,并且投放了很多项目,让这部分农民工回家找到了工作,导致劳动力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曾宏兴秘书长则表示,由于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并不具备明显的吸引力,部分农民工在这些地区学了技术后回家创业,这也分流了部分劳动力。
郑风田教授还指出,近年来大学大幅扩招,加上人口红利的下降,使得总体劳动力减少;此外,企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短视行为让农民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也是沿海地区用工荒的原因之一。
拿什么留住民工?
用工荒现象,其实早在去年就已显现。从“打工难”到“用工荒”,折射出中国经济将面临着全方位的洗牌。那么,一个城市或者企业本身,该拿什么留住民工呢?
在经济回暖与物价上涨的交织下,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成为不少城市应对用工荒的首选对策。这也得到了多数专家的认同,毕竟,涨工资才是硬道理,收入不提高,谁愿意在一个城市待下去?
但是,靠临时性涨工资是不够的,一位专家指出,化解“用工荒”问题,除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之外,还需要企业以长远眼光建立一整套长期稳定的工资增长激励机制,想办法留住人;另外,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加大对中低劳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投资,让民工在工作中得到价值的不断提升;还有从社保、子女就读、户籍等方面给予农民工和城市人同样的权利。
郑风田教授认为,改善民工荒的核心在企业,企业应慢慢转变观念,完成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产品的营销推广带动更多就业;此外,政府有责任让农民工了解到更多的就业信息,通过转移劳动力来缓解部分地区的用工荒。
不过,赵英教授则表示,政府的推动作用毕竟有限,况且它也不应太多干涉企业的效益,产业结构调整更多需要市场来调节,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梳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相关新闻:
沿海用工荒严重 农民工多转战二线城市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黎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