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五旬老太网上写自传小说引网友追捧

时间:2010/3/21|

阅读量:1104|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10年03月21日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五旬老太网上写自传小说引网友追捧
“弯弯”沉浸在网络世界

五旬老太网上写自传小说引网友追捧
舞台上的王琴

  在年轻人聚集的论坛上,她却能吸引一群粉丝;在都市时尚类帖子走红时,她的自传小说却被顶得很高;虽然年近六旬,她却在美女如云的选秀活动中“脱颖而出”。

  脸上略施淡妆,脖子上一条纱巾,留着一条长长的马尾辫,发卡上的几颗小星星闪闪发亮——这就是记者见到的网络红人,被称为“励志婆婆”的“弯弯”。

  从小爱哭也爱笑

  “网友问我,我都会说我60多岁了。”其实,她58岁。汉网论坛上,她那张朦胧的艺术照,确实让人猜不出实际年龄。

  出生于京剧世家的王琴,从小登台演出,练就了一副好嗓子。上学时,她是当仁不让的文艺骨干。“我喜欢生活在聚光灯下,受人关注的感觉很好。”

  但好嗓子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运气。初中毕业后下放农村,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因为有海外关系,20多岁的她曾在武钢程潮铁矿做过两年搬运工。“我才90多斤,水泥一袋一百多斤,几次把我压倒在地上。”因为爱哭,王琴也少受了好些罪,不少男同事看她可怜,代她做粗活。

  她爱哭,也爱笑,从小到老一直如此。回忆起下放农村经受的苦难,她数度哭出声。讲起女儿因难产而死,她更痛哭起来。但谈到她的小说,她又眉飞色舞起来。

  自传小说网上火

  2000年,王琴的第三段感情以失败告终。想起曲折的人生,她突然很想倾诉,却发现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要不我拿起笔,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

  第一篇以自己为原型的小说,就这么写好了。她试着向一家杂志社投稿,没过多久,真的发表了,“500元稿费,快抵得上一个月的退休费了。”

  这让她信心陡增。写长篇小说《初吻黄土地》时,想起自己的苦难,她不时会痛哭。为了中和这种情绪,她又开始创作氛围轻松的小说《红尘》,两部小说交叉进行。

  2008年,王琴决定把自己的作品搬上网,起初还闹了个笑话:她花4000多元买了电脑,装了宽带,一切搞定,跑到一家网站所在的大楼下打电话:“你们网站在几楼?我上来了!”

  有生活积淀,有喜怒哀乐,有干净利落的文字,她的两部长篇小说很快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人气直线上升。“因为我常常看戏本、戏文,也知道怎么将故事讲得曲折、有趣。”

  选美比赛出风头

  2004年,女儿因难产去世,王琴在家里关了好多天,最终还是从伤痛中走了出来。看着女儿的遗像,她对社区群干说:“以后社区活动,女儿的缺,我补上!”

  爱写作的她,利用擅长唱戏、唱歌的特长,创作了戏剧小品《劝君莫赌博》。节目在社区表演大获成功,还在黄石市电视台播出。随后,王琴又陆续和社区的老姐妹们创作了《菜园会》等戏剧小品,引得不少演出公司找到她,邀她去“走穴”。

  去年底,武汉一家公司举办选美比赛,王琴心动了。现场来一瞧,来来往往的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她心里直打鼓。“等我把《我的家乡》一唱,听到热烈的掌声,我才放下心。”

  我以我手写我心

  从1000多人中脱颖而出,进入30强。王琴把照片发上网,汉网论坛也轰动了一把,不少网友鼓励她,称她为“励志婆婆”,一些“粉丝”还专程到家里来看她。

  也有一些网友质疑她炒作,“文笔虽不错,却也不是很好,肯定是炒作!”对于这样的评论,王琴不在乎,“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我只是以我手写我心。”

  网上更多的是支持者。一位律师在网络上与其他网友争辩,支持王琴,前天还专门到王琴住所去看望她。

  记者前日采访时,正好碰见王琴的“粉丝”来访。两位40多岁的大姐对记者说,“弯弯真是不错!”在没有暖气的屋子里,王琴非要穿上单薄的演出服,为她们两位表演。“她人真的很实在!”(记者 刘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