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儿子遭遇车祸去世 原本和睦婆媳因房子对薄公堂

时间:2010/4/24|

阅读量:1123|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10年04月24日  华龙网

  一个失去了儿子,一个失去了丈夫,之后的生活出现了问题 

  重庆时报讯(记者 朱晓强) 家住江北东方家园的李婆婆和小丽原本是一对关系和睦的婆媳,却因为李婆婆的儿子,也就是小丽丈夫的突然离世,生活变得有些复杂起来。13日,李婆婆收到了江北区人民法院送递的一份民事诉讼状,状告她的是和她生活了8年多的儿媳。   

  婆媳关系发生微妙变化 

  2008年的圣诞节,李婆婆在大连中铁八局哈大铁路专线工程工作的小儿子,遭遇车祸不治身亡。儿子去世后,李婆婆和儿媳还是如往日一样相互照应。但去年7月,李婆婆回了一趟四川老家后,婆媳关系出现了微妙变化。 

  李婆婆说,她从别人口中得知,儿媳想嫁人另组家庭,“我理解她的苦衷,也支持她的做法,她总不能一直孤单下去。但想起往日一起的日子,我就有些舍不得。” 

  小丽则说,主要是婆婆背着她查各种账目,而且婆婆帮她带孩子,要她每个月支付抚养费。自己一气之下,干脆将不到8岁的儿子(肢体有缺陷)送往华新街的父母那里,“我今后的终身大事,现在还没有考虑,只想给儿子看病。” 

  调解几次双方都不愿到场 

  婆媳两人虽没有正面谈到这些核心问题,但时间一长,就会变得敏感甚至是难以调和。最后就连李婆婆也明白,必须有一个人要离开这里。 

  “我在这住习惯了,搬到其他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没法住。”李婆婆的解释让小丽不能接受,她说自己在菜园坝上班,儿子在华新街上学,她住在东方家园便于照顾孩子和工作,“我们在滩子口还有一套房子,两套房都是丈夫的名字。想让婆婆过去住,她就是不愿意。”   

  从去年11月开始,光东方家园居委会就先后调解了三次,但均没达成一致。“婆媳都不到场,自己的亲属来当代表,谈到关键的问题都不愿让步。”居委会书记叶小红说。 

  相互回避 家已不像家了 

  昨天下午,我们来到这个家。这是一套110㎡左右的房子,入住有三四年,屋内收拾得干净整齐,但似乎很久没开火了。 

  李婆婆说,自从关系恶化后,小丽便回父母家吃饭了,而她给小区的一位邻居看孩子,不用在家做饭。 

  “我现在知道她回来没有,只看进门处的鞋子。”李婆婆说,儿媳早出晚归,只是回来睡觉,而自己早睡晚起,两人基本上也碰不上面。就算能碰面也不说话,顶多就是互相看一下。 

  李婆婆说,这个房子里早已没了人气,尤其是下雨天特别冷清。   

  她们最后都考虑用法律解决问题 

  无休止的冷战,让婆媳有些窒息,她们最后都考虑了用法律来解决。 

  事实上,就在20多天前,李婆婆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坦承,她正在联系江北区法律援助中心,希望得到律师的帮助。本月13日,李婆婆先接到了江北区法院的民事诉讼状成为被告,要求依法分割财产,原告则是儿媳以及孙子。 

  小丽的父亲周先生说,现在基本已无路可退了,通过法律裁决对于双方来说,或许都是一种解脱。 

  她们虽然将走上法庭 但感情似乎并没因此消尽 

  李婆婆今年64岁,老家在四川武胜,生有两儿一女。2001年的一个下午,李婆婆接到丈夫因车祸身亡的消息。几个月后,在重庆已成家的小儿子将母亲接到重庆。2008年的圣诞节,李婆婆再次听闻噩耗,小儿子也遭遇车祸。七年间先后失去丈夫和儿子,让爱说笑的婆婆变得少言寡语。 

  我们先后两次采访过李婆婆,对于儿媳将她告上法庭,她并没有太多的怨言,“我现在还能想起以前一起生活时,如果遇上下雨,儿媳都会打来电话嘱咐我注意身体,别淋到雨。” 

  小丽在电话里告诉我们,婆婆刚来重庆时他们还没买房子,和她一起挤在她父母家里,一住就是两三年,其间也没发生过不愉快。即便是丈夫去世了,她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丢弃婆婆。 

  “我们生活了8年多了,怎么会没有感情呢?”小丽说,只不过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让她们都面对了太多的困扰,“我现在在小区里已经成了一个恶人,至于我对婆婆怎么样,她心里应该很清楚,我解释再多也没用了,现在也不想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