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女生带着母亲上大学 2人每月伙食200元

时间:2010/4/30|

阅读量:1270|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10年04月30日  红网

  红网湘潭4月29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黎棠)一间约6平方米的出租屋内,除了一张大床,几件简单破旧的家具,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尽管外面晴空万里,可房间内依然闻得到一股发霉的味道。

  “这里离学校近,一楼,可能有点潮湿,但是方便,不用爬楼。”湘潭大学07级学生罗桂红带着患有心脏病的母亲在租住在这里,每天出门上课前,罗桂红都会安排好妈妈一天的生活:切好的水果,要吃的药丸,如果中午赶不回来,就要弄好午饭放在母亲的床头柜上。

  多数人期望在大学生活是轻松、趣味,并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可对于23岁的罗桂红来说,她所期望的更多:能够兼顾好学业和照顾好母亲。在母亲节即将到来的前夕,罗桂红说出了自己的母亲节心愿:希望妈妈身体健康,借个厨房亲手给妈妈炒两个菜。

  读大二时把母亲接到学校

  23岁的罗桂红是湘潭大学07级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家住在湘乡市中沙镇龙山村十组,那是一个“四面环山,没有马路”的偏远山村。她的父母以前是在家务农,平时也打点零工,这些是家里所有的经济来源。2008年,原本身体还不错的母亲杨国英总是感觉心脏不舒服,全身酸痛乏力。在长沙湘雅二医院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医生通知,必须做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不然随时可能呼吸困难、昏厥甚至死亡。

  6万元的手术治疗费,对于这个穷山村里的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罗桂红带着父亲找遍了所有可以求助的亲戚朋友,为母亲筹集了手术费用。“全部都是以我的名义借的,将来我来还。”手术过后,罗桂红终于松了一口气。不过医生告诉她,母亲的病需要休养,不能劳累、操心。“妈妈是山里人,她待在家里没法不干活,我只能带着她到学校来照顾她。”

  就这样,当时读大二的罗桂红把母亲接到了学校里,开始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母亲。“最开始是跟着我住在寝室里,后来妈妈觉得很不习惯,我们就租了个房间。”罗桂红住在10人间的宿舍里,起初她很非常担心同学们会怎么看她,母亲也担心自己会影响别的同学。不过同学们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帮助,她和母亲在寝室也住了好些日子。

  吃饭在学校食堂,6块一餐

  不过因为寝室实在不方便,也影响同寝室同学,最后罗桂红和母亲决定搬出去住。开始她们住过18块钱一晚的小旅馆,但觉得长期住下去“太贵”,便在学校周围的民宅里找了个房间租了下来。“我要找一楼,价钱又不贵的地方。”罗桂红说,她现在住的房子只是房东象征性地收了100块钱。

  吃饭,这对母女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的食堂解决。罗桂红算这样一笔账:妈妈爱吃米粉,如果早餐2个人都吃米粉需要4元钱,如果她吃包子、馒头,早餐能节省下1元钱;中饭食堂里2个人,只需要6块钱,就可以一荤一素;晚饭有时候不吃,吃些水果。“我们2个人每个月大约就200多块钱,钱要省下来给妈妈治病,吃药,复诊。”

  前段时间的阴雨让罗桂红的鞋子全部都湿了,坏的坏,湿的湿,母亲总是心疼地跟她说再买双新鞋,可她总说,这样的天气,新鞋也会弄湿弄脏,等天气好了晒晒就好了。

  今年3月在外打工父亲重伤

  如果只是这样,罗桂红不会觉得状况有多糟糕。就在今年3月份,在外打零工的父亲意外的受伤了,左腿骨被砸成三段,两个肩膀的锁骨断裂,虽然雇主支付了医疗费,但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断了。

  罗桂红现在除了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准备自己的考试、毕业论文,还要每个礼拜从湘潭赶到双峰县看望父亲。院里的老师同学们为她遭遇而同情,也为她的精神而感动,特地为她举办了一场募捐,募捐所得的6000多元暂缓了燃眉之急。

  这一切反而让罗桂红更加坚强。她每天上课、准备毕业论文、温习功课准备考试,休息的时候则陪在母亲身边。妈妈最大的乐趣就是晚上和罗桂红躺在床上聊天。“她做不什么事,我白天又不在家,只有晚上才能聊聊天。”聊家里的事,聊她的学习,聊她即将要进行的实习和找工作。“对象嘛,妈妈说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擦亮眼睛找。”

  马上就要毕业了,罗桂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现在最想的就是能把爸妈都接到自己身边,一边照顾一边忙自己的事情。她坚信,等爸爸妈妈好一点了,一切状况都会好起来的。

  就想借厨房给妈妈做两个菜

  对于母亲节,罗桂红和母亲杨国英都没有太多的计划,杨国英甚至不太明白什么叫做母亲节,她有些局促,有点害羞的搓着手,腼腆的样子逗得女儿直笑。

  女儿征询她要怎么过节,她说随便女儿,不要花太多钱,买些水果就可以了。罗桂红想了想说,自己以前在家也会做饭,但没有正正经经的专门为妈妈做顿饭,现在虽然是租的房子,但是向房东太太借厨房用用,炒一两个小菜应该不难。“就自己动手给妈妈做顿饭吧!”

  看似简单的一餐饭,其实已经包含了女儿许许多多的爱。小小年纪的她,比同龄的女孩更安静、更淡定、更坚强。她没有多余的金钱,多余的精力去给母亲挑选更昂贵的礼物,也没有感动天感动地的豪言壮语,但从她决定把母亲接到学校,一边读书一边照顾母亲的那一刻起,她对母亲的爱就已经挂在心头,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它在贵重的礼物、华丽的言语前面更显得弥足珍贵。

  “平淡生活中的点滴关心,这就叫爱。”罗桂红用自己最简单的行动诠释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她的这份母亲节礼物相信已经是一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