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夫妻因腹中孩子随谁姓闹离婚 专家建议双姓制

时间:2010/6/20|

阅读量:1141|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10年06月20日  华龙网-重庆晚报

  来自江北区 怀孕不到两个月,江北区的李盈就因腹中孩子面临离婚的可能——为了这个尚未出世的“独二代”孩子跟谁姓,父母和老公争得不可开交,原本恩爱的老公对她说:“如果坚持孩子跟你姓,我们只有离婚。”

  怀孕带来的烦恼

  30岁的李盈家住江北区银座花园3-25号,结婚3年,一直未要孩子。上月底,终于怀上宝宝,全家兴奋不已。老公陈刚当天就从网上买了孕妇防辐射用品,婆婆忙着买补品,她父母也买来孕妇食谱等……一家人都围着李盈转。

  幸福的日子没过几天,矛盾来了。半个月前,李盈父母将她召回家商量:“孩子到时候跟我们姓李。”李妈妈说,李家就李盈一个独生女儿,如果她腹中的“独二代”不姓李,李家将后继无人,希望李盈跟丈夫商量。

  其实,孩子跟谁姓,李盈并不在意。当晚,李盈将父母的意思告诉了陈刚,没想他反应强烈:“我的娃儿啷个可能跟你姓?我家只有一个儿,你家怕断后,我家就不怕?”陈刚说,买新房时,因条件较好,岳父母出了首付款,为此,岳父母一直瞧不起他。要求娃儿随李家姓是对他的轻视,坚决不同意。

  父母老公闹矛盾

  陈刚的反应刺激了李盈父母,李妈妈拒不让步:“娃儿不仅是你的,也是我女儿的,哪个规定娃儿只能跟爸爸姓?”为了逼女婿让步,6月11日,趁李盈回家过周末,李妈妈把她硬留在家,不准陈刚去见她。李盈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劝了父母劝丈夫,但没人愿听,都坚持要孩子的“冠名权”。直到端午节,李盈借口有同学从远方来看她,要回家拿存折取钱,才得以脱身。

  因两边都不让步,李盈只好向家里长辈求助,在舅舅、姑姑等的主持下,召集父母和丈夫开了几次家庭会议,讨论孩子到底跟谁姓,都没结果。

  朋友说,夫妻双方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两个孩子,但李盈夫妇都不愿意:“现在养孩子成本太高,经济条件不是太好的情况下,无法保证给两个孩子最好的教育。”

  老公威胁要离婚

  前日,又一次家庭会议不欢而散后,一向恩爱有加,对李盈很迁就的陈刚甩下一句话:“如果你父母坚持娃儿跟李家姓,我们只有离婚!”

  为何非要坚持孩子的“冠名权”?陈刚的回答是:“自古以来,孩子都是跟父亲姓,自己的孩子不跟我姓,岂不是招人笑话?”李盈父母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都讲男女平等,早已不是父系社会。法律也没规定孩子必须随父姓,我女儿收入不比他(陈刚)低,让娃儿跟她姓李有何不可?”

  父母和丈夫互不相让,让李盈好为难:“难道孩子姓什么,比我的婚姻和幸福还重要?”

  记者 张一叶 实习生 孔秀英

  □专家评议

  孩子究竟跟谁姓 只能父母双方协商

  “最好实行双姓制。”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应用心理学中心主任孙元明认为,姓名只是人的一个社会标签。老一辈人认为孩子的姓是香火传承的标志,想要一下改变过来,很困难。

  现代女性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某些时候甚至超过了男性。同时,男权主义在很多人心中仍根深蒂固。于是,孩子到底跟谁姓的争议越来越普遍。要解决这样的矛盾,最好实行双姓制,把父母姓氏合到一起作为孩子的姓氏,或直接作为孩子的全名。

  本报律师团成员、合纵律师事务所律师冷剑丽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章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子女可随父姓,可随母姓。所以,孩子随父姓只是多年来的约定俗成或传统,并非法律规定。孩子究竟跟谁姓,只能父母双方协商。

  □相关调查

  70%网民接受孩子随母姓

  30多年前,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今,第一批“独一代”已年满30周岁,进入婚育高峰,他们的子女“独二代”尚未出生就碰上了难题:父母双方都是独苗苗,到底该跟谁姓?成网上热议话题。

  不久前进行的一次网络调查中,近3000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与传统观念不同,“独二代”中不少人随母姓。调查中,近70%网民表示可以接受孩子跟母亲姓。如果可以生两个孩子,65%的人同意让两个孩子分别随父姓和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