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母亲用5年时间感化网瘾儿子 曾上网叫其回家

时间:2010/7/5|

阅读量:1160|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10年07月05日  新安晚报
母亲用5年时间感化网瘾儿子曾上网叫其回家
2月7日,合肥林店小学附近一黑网吧,几名少年在上网。

  “网瘾之恸”亟待破解

  今年高考分数公布后的一天,一个略带苦涩的报喜电话打进了本报。

  这是一位与网瘾“战斗”了5年的母亲,她来自六安,她的儿子曾经沉迷网络,而她为了挽救孩子,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包括曾向本报倾诉。令人欣慰的是,今年高考前夕,儿子渐渐读懂父母的苦心,幡然悔悟戒除网瘾。刚刚公布的高考分数显示,她的孩子达到了专科分数线。

  网瘾,已不仅仅是一种切肤之痛,更成为社会之恸。今年暑假才刚刚开始,本报新闻热线就已经接到数十起关于青少年迷恋网络的投诉。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约为2404.2万人,其中合肥的网瘾青少年比例为13.5%。这显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据!

  “救救我们的孩子吧!”面对一个个网瘾孩子家长的求助电话,本报于近日派出记者深入“网瘾家庭”、研究机构,与家长孩子面对面,与专家面对面,追根溯源,剖析利害,寻找解决方案,希望能给网瘾孩子及其家长带来一阵“夏日的凉风”,并引起更多人对这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思考……

  ■样本一

  一个妈妈眼中最优秀的儿子,却成了一名网瘾少年,“厮杀”在网游世界中,夜不归宿、神志不清。他用网游世界中砍杀的疯狂,叫嚣着对父母说:“你们如果带我去戒网瘾,我出来就把你们搞死!”

  一个儿子眼中苦口婆心的妈妈,用哀求和泪水,乞求儿子回家。“孩子,你别让妈妈绝望呀,我不指望你成才,但至少要成人啊!”

  5年来,儿子一次次甩开妈妈牵拉的手;5年来,儿子从来没有注意过妈妈的伤痛;5年来,一位普通的母亲用最无私的母爱,和残忍而冰冷的网瘾作斗争。直到有一天,儿子望着母亲衰老的背影,他开始清醒……

  中考前夜疯狂打游戏

  “心里很憋屈,好多年了,我们有太多的苦。”说起儿子小南,六安的陆女士嘴唇微颤,痛苦和悲愤写在她的脸上。

  陆女士的儿子小南今年18岁。乖巧、聪明的儿子曾是陆女士的骄傲,他5岁时就能熟背乘法口诀,小学时还拿过全省的数学竞赛冠军。转眼孩子上了初中,但命运的转折也随之而来。

  一天清晨5时许,已经上初二的小南背着书包,猫着腰,蹑手蹑脚地从家中出发。儿子为啥走这么早?正巧醒来的陆女士感到很蹊跷,于是尾随小南,让她大吃一惊的是,小南竟然走进了一家网吧,迅速坐在一台电脑前,开始玩网络游戏,“当时我上去就是一顿打,他乖了没几天,随后又偷偷去上网打游戏。”

  陆女士清楚地记得,小南经常去网吧打游戏,无论父母如何惩罚他。2007年的中考前夜,小南背着家人在网吧打了一夜游戏,第二天上午去参加考试的时候,他两眼红肿,一脸颓废,浑浑噩噩地走进了考场。

  由于小南的学习底子好,即便玩了通宵网游再去参加中考,仍然顺利考入了当地一所比较好的高中。可接下来的日子,却是陆女士梦魇的开始。

  在QQ上喊儿子回家

  升入高中后,小南的网瘾更加严重,经常两三天不回家,“最长的一次连着一个星期没见到人,联想到媒体报道过一些孩子连续上网猝死的新闻,我们做父母的真的很怕。”

  陆女士说,当连续一个星期待在网吧里的小南回家的那一刻,她几乎不敢认了,“儿子1米8的个头,瘦骨伶仃,脸白得像纸一样,眼睛看谁都是眯着的,手端起碗都会发抖。”

  在陆女士的泪水和巴掌中,小南告诉妈妈,这一个星期他靠朋友送的方便面和矿泉水度日,“厮杀”在网游世界中酣畅淋漓的快感,让他忘记了回家。“他爱干净,要不是衣服臭了要换洗,他可能一直都不会回来。”陆女士说。

  从那天起,妈妈开始想尽办法阻止小南上网。

  一开始是用巴掌,后来拉着儿子的手死活不放,但是小南甩开手依旧钻入网吧。陆女士和丈夫做生意,为了稳住小南,她特意在店里放了一台电脑,但小南嫌网速慢,依旧去网吧打游戏。

  为了挽救沉迷网络的儿子,陆女士开始学习上网,小南不接电话,她就在QQ上呼唤小南回家,“我在网上找了好久,找到一种可以在20米以内定位的手机,买来给儿子,就是方便我们找到他。”对于父母每次都能迅速在网吧找到他,一开始小南还很困惑,后来,小南渐渐觉得不对劲,有一天他终于发现妈妈给他买的手机有定位功能,他愤怒地把手机扔给了妈妈。

  儿子叫嚣“搞死”父母

  随着小南在网游世界中越陷越深,他对父母的管教越来越抵触。叛逆的小南开始对父母恶语相加:“你们最好都别管我,我就是喜欢上网!”“你们没上过大学,就要把这事强加在我头上,凭什么!”每当被父母从网吧拉回家时,小南就很暴躁地在家摔东西。对于这样的儿子,陆女士只能以泪洗面,因为儿子已经将网游世界中的随意砍杀以及网友之间的相互辱骂,强加在父母头上。

  “有一次,老师来家访,我和他爸爸四处找他同学,求他们帮我找小南回家。他回来后,死都不进家门,看旁边没人,还跟我们动手。”陆女士说,她和丈夫几乎是天天数着日子过,“我们不指望他成才,但至少要成人啊!这样下去,我们真的不能活了。”

  望着几乎无药可救的儿子,陆女士产生了带着儿子去戒网瘾的想法,然而当小南知道此事后,竟然叫嚣着对父母说:“你们如果带我去戒网瘾,我出来就把你们搞死。”那一刻,愤怒的小南让陆女士觉得儿子变得很陌生、很恐怖。

  儿子幡然悔悟戒网瘾

  从初二开始到即将参加今年的高考,5年时间里,一个母亲在与网瘾的“战斗”中不断衰老,令她惊喜的是,她的儿子开始醒悟了。

  那时已经快高考了,陆女士为了防止儿子去网吧打游戏,每天接送18岁的小南上学放学。这时候,小南似乎开始有意识地克制去网吧的欲望。

  “有一天,我看着妈妈清瘦的背影,我突然觉得,我是一个混账儿子。”小南告诉记者,实际上,几年来,每次他上完网回家,都能看到爸妈脸上的那种悲伤,但是当时就好像陷进去了,完全不想顾他们的感受。

  从这一天开始,小南努力克制自己去网吧玩网游的冲动,开始努力学习。看到儿子似乎一天天回心转意了,陆女士又高兴又害怕,“我高兴地想,这是5年里,上天对我不放弃的回报;我又害怕地想,会不会他突然又溜到网吧里去了。”

  高考快到了,小南抓紧时间开始最后的冲刺,并努力克制自己上网的欲望。日前,小南的高考成绩下来了,荒废了几年的小南最终达到了大专分数线。虽然分数并不是很理想,但这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