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全国更换高速路牌成本超13亿 学者称劳民伤财

时间:2010/7/19|

阅读量:1132|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10年07月17日00:09华夏时报张智
全国高速路网命名和编号更名工作渐入尾声。7月底,这场从去年年底开始的全国范围更换高速路牌的行动,就将基本结束。官方数据显示,此次全国高网更名涉及全国近5万公里高速公路,约17万块高速公路标志牌需更换。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次更换路牌花费较大,各省之间成本不一,不少城市花费总额高于市场报价。据各省投资数据计算可知,更换一块路牌花费最少为8000元左右,这意味着全国17万块高速路牌,其更换成本至少13亿元。

但是,这一投资并没有换来预想的效果,反而给出行者带来了新的不方便。此外,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方便驾驶员记忆,在过渡期内采取一块路牌上新、老路名共存的方式。这意味着,当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很可能迎来新一轮更换路牌热潮。

花费不菲

“每日走的京沈高速现在变成了京哈高速,从北京的四方桥西北角到东南角一个也就几百米的辅路转盘就立了6个‘G1 京哈高速(原京沈高速)’的路牌,化工路自南向北从垡头铁道口东侧到垡头桥同样几百米也是6个。”百度论坛上,一位网友这样抱怨新更换的路牌。而他不知道的是,这12块牌子,其价格或将高达6位数。

据了解,南京此次路牌更换总投入为1220万元,共更换路牌1100多块,其中新增409块,更换原路牌或换膜的700多块。每块路牌约合1.1万元。

相比之下,无锡就要节省得多。宁沪高速无锡段更换新路牌331块,总投入金额260余万元,算下来每块路牌7800元,是记者调查后发现的“最便宜的路牌”。远在西部的四川也花费较少。四川省此次更换路牌工作的一位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四川省内1618公里高速公路的换牌总花费为2400万元。

据了解,除整牌更换的要按照底板厚度、架子、贴膜等综合收费价格较高外,仅更换贴膜的,按照面积及贴膜级别计算价格。本报记者以采购人身份分别致电北京、浙江、广州等地的专业承接高速路牌的公司,得知高速路牌按照不同尺寸价格不同,报价是高速公路专用一级膜600至800元一平米,二级膜400至500元一平米。架子按照级别100元至300元不等。按照5平米计算,一块路牌光换膜最高花费为4000元,整个换新最高花费为5100元,量大还可优惠。此外,在记者咨询的厂家中,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一级膜是钻石级膜,价格昂贵,高速公路路牌上很少用,一般高速公路上用的是国标膜,就是二级膜。

除了按标准更换的路牌,也有部分省份连带将所有路牌全部更新。《华夏时报》记者从甘肃省交通厅运营中心了解到,甘肃境内1422公里公路,除此次正常更换的路牌外,另新添全程公里牌和百米牌约4万块,总花费9252万元左右。

效果不佳

“劳民伤财,效果甚微。”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彭宏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据介绍,全国大规模更换路牌,不仅价格昂贵,花钱不透明,而且除了拉动GDP,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作用。重要的是破坏了出行者对以往熟悉路名的认知,让本应承担引导作用的指路牌发挥了完全相反的作用。

据了解,这样大规模地更换路牌并没有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路名改成数字加字母,出口改成数字,导致以往导航系统没法使用,驾驶员开上高速却迷路的窘境时有发生。广州的张先生在京珠高速出口处就犯了难:回广州城区是出口130A还是出口130B,或者是出口131?

针对这样的情况,交通部想到的办法是在收费站和服务区免费发放新版地图用来指路。然而,这样做的效果却遭到业内人士质疑。“我们花费57万印了三次地图,共150万份,放在收费站和服务区免费发放,但是基本不够。我们每天车流量大概是12万辆,很快就发完了。到时候看情况也许还要加印。”上述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而每加印50万份地图,同时也就意味着19万元的投入。

金钱的耗费仅是其中一项,苏主任对记者表示,四川省换牌工作从去年年底开始,至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整个换牌工程耗时超过半年。

公众不知情

对于更换路牌,交通运输部官方表示,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初期,采取分段式建设、分散式管理的建管模式,导致路线命名由各地根据建设项目路线走向的起终点地名确定。如北京至拉萨高速公路,北京市命名为八达岭高速、京昌高速,河北省命名为京张高速、丹拉高速,内蒙古命名为呼集高速、呼包高速等。

这种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命名方式,在高速公路连线成网的新格局下,就带来了“一路多名”、编号不一、标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从国外经验看,统一规范高速公路命名编号是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管理的一条成功经验。

然而这一项涉及全国百姓出行的决策,事先并没有征求群众的意见。某网站汽车频道做过一个调查:“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花这么多钱升级路牌?”参与投票的58.3%的网民认为“没必要”,20%的网民认为“不好说,得根据新路牌的效果而定”,9.2%的网民认为与自己无关,仅12.5%的网民认为有必要。更换路牌的总价不菲,但钱是怎么花掉的,花在哪些地方,这些问题同样没有告知民众。

此外,更换高速路牌的工作并不会就此落下帷幕。由于路名过于简单,一些省市为了方便记忆,采取了“过渡”的方式,即在过渡时间内,新的路牌路名下面会带上原来的路牌路名。如G1京哈高速后面就写着“原京沈高速”,G6京藏高速后面写着“原八达岭高速”。

本报记者采访获悉,四川省考虑到市民已经形成的驾驶习惯,新旧路牌将共存3年时间,让市民逐步适应新高速路名。辽宁省也在其省内的高速公路起点及出口保留原名称,但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后会撤销原名称,只保留更改后的标识,时间可能是3到5年。”这意味着,过渡期结束以后,暂行“过渡”政策的省市将迎来第二次换牌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