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丈夫生前为家乡投资百万 妻子坟旁建别墅守墓

时间:2010/10/29|

阅读量:1236|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10年10月29日  中国江西网
丈夫生前为家乡投资百万妻子坟旁建别墅守墓
六角亭与墓地。

  在东兴市松柏村西头组的公路边,一栋独立的3层楼别墅特别显眼,再往前就是一座豪华的大理石墓地和一座红柱、红瓦滚绿边的六角亭。在方圆1公里荒无人烟的地方,为何出现这样的风景?

  丈夫是恋乡爱国的旅德华人

  10月28日下午,记者瞻仰了这个奇特的墓碑。

  墓碑用大理石建造,呈扇状面朝公路敞开,墓穴两边立有“一生倾心血,万里传芳名”的石碑;墓穴四周有4幅精工细雕的古代家庭劳作的画组成画廊;一双石狮镇守着墓地;在墓地正中的长方形香炉上,正面书写着“国泰民安”,北面是“风调雨顺”;墓碑正面是龙凤戏珠,下面是3位寿星公的图画。死者名叫凌立南,原来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志士。

  墓穴旁边的六角亭叫“凌公亭”,周围被松柏、小叶榕、荔枝树环绕。亭里有大理石凳子,独有一根柱子的中段镶着大理石,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凌立南的一生,原来他是一位恋乡爱国的旅德华人,妻子名叫冯秀珍,也是旅德华人。

  1998年因癌症在西德去世的凌立南,原是东兴市松柏村西头组人氏,享年54岁。他原来是一名教师,曾一度迁徙流离西德。1987年他决心回国,遂选择常住东兴市,并为自己买好了墓地。1992年以来,凌立南投资100多万元建设家乡,包括建造松柏中学、松柏的街道和有线电视站等。其爱国热诚,令人敬佩。

  落叶归根是丈夫临终遗愿

  经过一番周折,记者在东兴市的中心另一处居所找到了冯秀珍。

  “说起我们去德国的事情,有一匹布那么长……”今年61岁的冯秀珍身体硬朗,虽不识字但明事理。她说父母原本是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渔民,其母经常到越南打鱼捞虾,因此在越南盖房子常住;其父是抗日志士,因被日寇追捕,被迫逃亡越南,“我是在越南广宁省出生的,2岁时父亲就失踪了,我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我是在一个朋友的婚宴上认识我老公的,当时他是一名小学教师,因为我不识字找不到工作,朋友就介绍他给我写了一份简历,我对他一见钟情……”冯秀珍笑着回忆往事。他们都是迁徙到越南的,同病相怜的他们认识不到3个月就结婚了。

  冯秀珍30岁那年,夫妻俩膝下无儿,带着去世大哥的4个儿子坐船辗转到了香港,1979年进入西德后,他们被安排学习语言,1年后,她得到了厨房帮工的工作,丈夫成为一名起重机司机。6年后,夫妻开起了中国餐馆,生活变得富裕起来,8年后,他们成了德国公民。

  “我老公回国后,还领养了一个儿子,不料突然就得了病,回德国医治也无效。老公临终前嘱咐我,叶落归根,他死后一定要埋在家乡。”冯秀珍为了完成丈夫的夙愿,将丈夫在德国所买的人寿保险获赔的50多万元,全部用于建造丈夫的墓地;同时,她还建了一座六角亭,以方便她来拜祭丈夫时,多陪伴丈夫片刻。

  冯秀珍说,她一生只对丈夫倾心,丈夫对她也呵护备至,“此生无悔,我想一辈子陪着他!” (记者 韦夏 来源: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