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网站新闻
网站新闻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婚恋指导
婚恋指导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重庆市长:再有强制学生“农转城” 校长将撤职

时间:2010/11/4|

阅读量:1268|

来源:朱运德

网站新闻
文本标签:网站新闻
2010年11月04日中国广播网陆敏 吴新伟

  中广网重庆11月4日消息(记者陆敏 吴新伟)中国之声上周追踪报道了“重庆多所大中专院校被指强制学生‘农转城’”,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重庆市教委、发改委先后通过中国之声做出回应,表示将坚决制止。

  如再有学校出现强制学生“农转城”,校长将被撤职

  昨天下午3点,重庆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期间市长黄奇帆对此事再次做出正面表态,强调,绝不会让强制学生“农转城”事件再次发生,如果再有任何一个学校出现同样事件,学校校长将会被立即撤职。

  新闻发布会聚集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新加坡联合早报等50多家国内外媒体,和平日里重庆市的新闻发布会比起来,阵容堪称豪华。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谈到媒体颇为关注的“强制学生‘农转城’”事件时,语气严厉,“这件事已经成了历史的过去,绝不会再让它发生,如果再有任何一个学校发生这个事,立马就撤这个校长职。”

  按照原有的户籍政策,中专和职业学校毕业的农村籍学生并不能直接转为城市户籍。黄奇帆强调,此次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对所有大中专院校学生放开转户门槛,是出于善意、好意,是让学生多了一个选择权,“本来是没有选择权的,你毕业就只能做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现在我们给你一个选择权,你如果在读书的时候就转户了,那么你一毕业到城里工作你就跟城市居民一个待遇。当然你也可以不转,但是我多给你一个选择权总没错的。”

  黄奇帆坦言,在涉及上百万人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重庆市政府的工作总有盲点。在他看来,这项惠及重庆300多个中专职业学校的优惠政策,被某些学校和老师“念错了经”,而政府在其中,也有一定责任,“他没理解,他把这个政策念错了经,把给一个优惠政策的选择权的好事办糟了。总而言之说明我们大规模推进工作中,培训工作做得不够,我们一些工作纪律,一些政府的宗旨宣传得不够,还是有疏漏的地方。”

  不允许任何单位、任何系统给具体的一个地区下达“农转城”考核指标

  在“重庆多所大中专院校被指强制学生‘农转城’”事件中,很多人都会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部分学校和老师会不遗余力推动此事,甚至以奖学金、助学金、毕业证书等作为筹码来威胁?学生反映,“95%的转户目标”和“纳入学校年终考核”,成为部分学校和老师强制学生“农转城”的主要推动力。对此,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回应,重庆市禁止在转户过程中下指标考核,禁止转户与利益挂钩。

  黄奇帆表示,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一场“农转非运动”, 重庆市政府从未下达过转户指标,并且不允许任何单位、任何系统给具体的一个地区下达考核指标。他再次重申了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五个禁止”。

  黄奇帆说,第一,禁止在整个转户过程中各条线下指标考核。不是说你搞得好的就考核,就先进,而是跟任何考核不挂钩。第二个禁止转户与利益挂钩。你哪个单位把这个事做好了,哪个单位年终奖金多一点,这个不许。第三个禁止强迫农民转户。第四个禁止强迫农民退地。第五个禁止各种各样的用工的变动。

  面对在场的50多家国内外媒体,黄奇帆不无幽默的说,重庆日报9月份曾经刊登“五个禁止”,可惜重庆日报发行量太小,只有几万份,全国各地的人也不大知道,“所以我是希望今天你们把我说的所有话多多转告,这件事我们绝不草率、绝不违纪。 ”

  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重庆市提出了两年300万、十年1000万的农民进城计划。黄奇帆强调,“两年300万”只是一个计划,是为了启动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准备而做出的宏观判断,并不是一个具体指标,“政府在推进一件事如果没有定量分析那是糊涂虫。因为你到底会转300万还是200万,还是100万你都没数的话,你的公租房的准备、城市基础设施的准备、学校、医院的准备你会没计划的。所以政府宏观上有一个判断,要有这么一本帐,这是系统工程的必要。”

  “农转城”绝不附加土地条件 转户政策来去自由

  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从8月份正式开始施行,两年300万、十年1000万的农民进城计划堪称大手笔。然而,土地问题、城市基础设施保障等问题也随之带来。发布会上,记者提问尖锐,黄奇帆耐心回应,整个发布会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

  在记者提问之前,黄奇帆自己首先抛出了最尖锐的一个问题——这是不是一场土地换户口的交易?

  黄奇帆:我们这次农民工转户,大家有时候很注意的在说,是不是想要土地啊,好象是城市扩张、土地不够了,要跟农民要地,要地的时候帮他转户。

  黄奇帆强调,农转城绝没有附加土地条件,农民工进城,是用他们的工作和青春换来的,“重庆绝没有附加一个要土地来换社保,要土地来换户口,要土地来换城市待遇这么一个概念。农民工进城获得城市居民待遇,是以他的青春、以他的劳动力、有效的工作岗位为前提换来的,绝不用附加任何其他的条件。”

  有记者提问,现在重庆“农转城”容易,再转回去的话,会不会反而受到条件的限制?黄奇帆笑称,重庆的转户政策是来去自由。

  黄奇帆:你再要转回去,我相信重庆的政策这个来去自由,我可以说现在如果花三小时帮你转进来,以后一样花三小时帮你转回去,这个工作效率是等价的。没什么问题。

  在整个发布会过程中,黄奇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直在强调户籍制度改革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具体的好处。他举了很多例子,每个例子中都会出现一个词——不平等。他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是目前解决这些不平等的好方法。

  黄奇帆:讲得恶心一点,在城里出了交通事故,被撞死了,交通赔偿费,城市的居民可能要赔二十万到三十万,农民只赔八万、九万、十万,这个都有很大差异。这个意思就是说农民工事实上在城里干着辛苦的活儿,但是他实际上受到了不平等待遇。

  据了解,从7月28号召开户籍制度改革动员会,到11月2号,重庆已有大约52万农民转为城市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