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1/20|
阅读量:1190|
来源:朱运德
江苏消息 据扬子晚报报道,前天西祠胡同上的一篇名叫《为儿子征一个声音爸爸》的帖子,感动了很多网友。帖子写道:天天2岁半的时候,他的父亲带着对天天无限的爱意离开了人世。一年半后,天天4岁了,4岁的天天很想念爸爸。“孩子的爸爸去世一年多了,我一直告诉他爸爸出远门了。可最近他总是泪流满面,我问了才知道,他想爸爸了。坦白说,我这个时候没有能力给他找个活生生的爸爸,在南京带个儿子,一无所有,为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我决定征一个声音爸爸……”记者经过多方辗转,终于找到了帖子的主人公———“静衣女子”李女士和她可爱的儿子天天。
李女士的丈夫比她大7岁,一年多前因为意外离开了人世,那时候天天还不到3岁。妈妈告诉他:“爸爸出远门了,很久都不能回来,等你长大了,爸爸就回来看你了。”从那以后,天天就一直在等着爸爸回来。最近,天天经常会拿着爸爸的照片一直看;在幼儿园里,当其他的小朋友都在谈论着自己的爸爸的时候,天天只能安静地待在角落里,插不上话;尤其是放学时,天天虽然被妈妈牵着手,目光却一直停留在旁边被爸爸抱着的小朋友身上……
为了让儿子开心起来,李女士用所有的时间来陪着天天。“可无论怎样努力,我也取代不了爸爸在他心中的地位。”天天还是不开心,而且变得胆小爱哭了,一点也不勇敢。
于是,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建议她给孩子找一个“声音爸爸”。回到家后,她翻来覆去地想着朋友的建议,“我要给孩子找一个‘声音爸爸’,这个人不需要和我儿子见面,只需要每个月打个电话给我儿子冒充爸爸。”
她希望这个“爸爸”能在电话里对天天说:“我是爸爸,比较忙,没时间回去,等我回去给你买……”李女士需要给儿子找一个有一定文化水平,年龄在30岁上下,能说标准普通话的男子;婚否不做限定,只要对方家人同意即可;最关键的是,为了让谎言不被戳破,“声音爸爸”必须是陌生人,只能靠电话联系。
她希望当“声音爸爸”的人不能只是为兴趣而来,要能长期坚持。“我没什么钱,可以每月付给他十元。” (顾强 盛兰玲 徐媛园)